约11880字。
第三单元——2023-2024学年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大单元思维强化
大单元思维知识整合
一、单元学习目标整合
1.研习史传作品,领略人物风采,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
2.把握作者观点,理解文中反映的历史观念。
3.研习史论作品,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学习和借鉴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4.鉴赏作品的叙事艺术和说理艺术。
二、单元学习重难点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回到历史现场”,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由四篇历史类散文组成。
《屈原列传》本文将屈原的生平事迹放在楚国日趋衰亡的大背景下展现,既有对史实的粗笔勾勒,又有对细节的工笔描绘,揭示了屈原个人的身世沉浮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充分彰显了屈原的人格风采。
《苏武传》文章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逼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地刻画了-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过秦论》本文论述了秦王朝兴亡的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作者总结了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希望汉文帝以秦王朝为鉴,施行仁义,以免重蹈秦王朝的覆辙。
《五代史伶官传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之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应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三、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
整体着眼,局部入手,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原则。所
大单元综合试题训练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便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家国一体”思想随之成为国家架构与治理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政治上的理念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文化习俗与价值取向,使得中国社会弥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个人、家庭(族)、国家三者均受其影响。
第一,从个人来说,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人生价值的核心。在家尽孝,不仅是外在的道德约束,更是个人内在的道德自觉。其实,“孝”早已成为中国人内心自发衍生出的一种情感。这种发自内心的“孝”被后世儒家推崇到极高的地位,在儒家的推崇与统治者的宣传下,“孝”就不再是外在强加的道德约束,而成为个人自觉的价值追求。
为国尽忠,是在家尽孝观念的扩展,是个人面对国家这个大“家”时的价值情怀。“爱国如饥渴”,道出了个人对国家最朴实、最真挚的情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道出了身居高位者必须为国担当,为民请命,不考虑个人之利弊祸福。“位卑未敢忘忧国”,道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平民布衣,也应有担当意识,在家国危难之时,敢于挺身而出。每一次抗击外来侵略,都有无数人为此浴血奋战、奉献牺牲。
第二,从家庭(族)来说,助个人成才,助国家治理,是家庭(族)的价值核心。传统社会的家庭(族),都将儒家思想作为家规族训的指导思想,将抚育儿女、凝聚社会力量和尽忠报国作为其存在的价值所在。
家庭(族)对于中国人而言,实在有太多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