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380字。

  4.3《“探界者”钟扬》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代毕异:记两院院士王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被人们誉为“当代毕异”。他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他主持开发的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占据国内99%的报业市场和90%的书刊(黑白)出版业市场,以及海外80%的华文报业市场,并打入日本、韩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跨领域研究,跨越式发展
  1958年,王选教授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并留校在无线电系当了助教。在此后的3年里,王选一直在计算机硬件第一线上跌打滚爬。然而,1961年他却对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用他的话来说,是“从硬件转向软件,但不放弃硬件,而是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
  当问及调整研究方向的原因时,王选说:“当时我阅读了国外许多文献,50年代国外有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使我赞叹不已,同时不断问自己,为什么只能欣赏别人的成果,而不能有自己的创新思想?我试图寻找创造的源泉,即那些创新构思的背景,逐步领悟到程序和应用对硬件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软件,才算真正懂得计算机。后来的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软硬件两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是我能够承担激光照排系统研制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选择使我深切地体会到,跨领域研究是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因素。”
  1974年8月,我国确立了国家重点项目“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简称“748工程”)研究项目。北京大学从1975年开始从事其子项目“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究工作,王选作为技术负责人领导这一科研项目。他在调研了国际技术发展方向后于1976年做出决策:跨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光学机械式照排系统、欧美流行的第三代阴极射线管式照排系统,直接研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技术路线。
  对于这一创造性想法,王选有他自己深
  1.同人物通讯《“探界者”钟扬》一样,本文多次引用王选院士的话,对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次引用王选院士自己的话,可以更好地呈现其内心世界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B.可以使人物通讯更具真实性,增添可读性,也可以避免陈述时的主观滥情。
  C.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献身科学的精神。
  D.多次引用王选院士的话,从中可看出作者为写这篇文章做了充足的准备,显示了作者广博的知识。
  2.本文和《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都刻画了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对这四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探界者”钟扬》主要展现了科学家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
  B.本文与《喜看稻菽千重浪一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探界者”钟扬》都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构筑文章。作者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
  C.《心有一团火,温吸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两篇文章,作者使用鲜明个性化语言,使张秉贵、钟扬这两个人物形象鲜活了起来。
  D.“节省5分钱”“提前一站下车”“许多资料都是手抄”这些细节,生动地表现出当时科研条件的艰苦,以及王选院士的执着坚守与刻苦奉献的精神。
  3.新闻强调客观报道,但也时常会有一定的作者立场。请举例说明文本所体现的作者立场,并简要阐释你对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月11日,中国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本刊为此专访了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站联合创始人黄文政。
  三联生活周刊:根据最新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人口总量为141178万人。你怎么看这一数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