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40字。
6.2《五石之瓠》测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五石之瓠
《庄子》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秋水(节选)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①之大,两涘②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③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④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⑤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注】①泾流:无阻的水流。②涘:河岸。③若:海神的名字。④虚:同“墟”,指所居之处。⑤尾闾:泄海水之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贻:赠送。
B.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虑:考虑。
C.以为莫己若者 若:比得上。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危险。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迩之事父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C.当察乱何自起
D.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坚不能自举也
B.见贤思齐焉
C.贼其君者也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剖之以为瓢
B.至于北海
C.东面而视
D.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5.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非不呺然大也
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B.仁以为己任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克已复礼为仁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盛水浆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非不呺然大也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C.聚族而谋之曰 东面而视
D.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石”也可以是官俸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