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300字。 第四单元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那年冬天,祖母去世,家里满院狼jí()的景象,触动了朱自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缓和了他和父亲的关系;抗战相持阶段,作家茅盾亲赴西北高原,那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的白杨树使他震撼,让他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昆明雨季来临时,西南联大食堂的餐桌上常有味道鲜yú()的牛肝菌,这让汪曾祺回味无穷,终生难忘。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狼籍 琐屑 局促 井然有致
B.辟邪 倦怠 松懈 不折不挠
C.遏制 交卸 捶炼 触目伤怀
D.疾驰 黝黑 星辰 坦荡如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B.“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圣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 )
A.看着眼前的白桦林,我领悟了一个道理:正与直是它们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哪棵树在生长中偏离了这个方向,即意味着失去阳光和死亡。
B.丁香结是解不完的,它年年都有,人生中的结也是解不完的,它时常与我们相伴。可能正因如此,这世界才具有了无穷魅力。
C.当生命中的厄运不期而至,我们是俯首屈从、自甘沉沦?还是积极面对、勇于挑战?
D.傅庚生认为,欣赏诗歌“首宜求其旨意,次必寻其脉络,然后乃可以探骊得珠也。”
5.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一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 ,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 ,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②可以改编成散文 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④可以改编成小说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①④③
6.下列作家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背影》——朱自清——散文家
B.《白杨礼赞》——莫言——作家
C.《昆明的雨》——汪曾祺——作家
D.《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英国
7.填空。(5分)
①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词句是:“”
②朱敦儒的《相见欢》中表现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词句是:“。”
③晏殊《浣溪沙》一词中通过描写词人所在院落的景色变迁,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④欧阳修的《采桑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
⑤但是它,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8.用一句或几句话补写出结尾的内容,并用简练的语言(不超过20字)概括第一段。(3分)
①当地时间4月4日14时50分(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话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②国际安徒生奖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③曹文轩曾创作了《草房子》《青铜葵花》《火印》等作品。曹文轩曾说:“《草房子》的主人公就是小学时候的我,《青铜葵花》的主人公就是中学时候的我。”
作为中学生,我们未必都要走曹文轩的文学道路,但他的话却能给我们写作文带来有益的启示:。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①段:
二、阅读欣赏(共50分)
(一)(4分)
送友人入蜀
李 白
见说蚕丛路①,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②绕蜀城③。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①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蚕丛,是传说中蜀国的开国君王。②春流:泛指春天水涨,江水奔流。一说指流经成都的郫江、流江。③蜀城:成都。一说泛指蜀中城市。
9.这首送别诗,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分析全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2分)
10. 本诗风格清新俊逸,后世誉为“五律正宗”,试任选角度加以赏析。(2分)
(二)(9分)
卖蒜叟
[清]袁枚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①声,旁睨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③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