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050字。

  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类对人类命运走向充满好奇、不安和焦虑,而电影可以借助各种技术手段来呈现这种好奇、不安和焦虑。于是,科幻电影成为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息息相关的重要电影类型。
  科幻电影能将科技、文创、人才等资源进行网络化连接,综合展现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实力。2020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把创作优秀电影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当前,中国科幻电影寻找到了价值基石和文化精神内核,并且正试图构建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就拿《流浪地球》来说,其构建了自成体系的世界观。这部影片引发人们思考未来当地球遭遇重大灾难时,人类社会规则会有哪些变化,如何利用科学技术自救,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深层次的人文情怀和环保意识,是中国为全球治理体系提供的中国智慧。过去,国人习惯观看外国科幻灾难片,这些影片多通过塑造孤胆英雄的形象来传达一国文化理念。今天,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重磅科幻影片,这些影片能传达我们关于全球气候、和平发展等重要议题的态度和话语,能体现我们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
  中国科幻电影的从业人员成长于快速发展的产业环境,他们积极探索和寻找中国科幻电影的创新之路。科幻电影的兴衰与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紧密相关。中国科幻电影的兴旺与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密切相关。随着中国各个领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幻电影从业人员也将提升跨学科认知能力,进一步开阔思想视野,进而提升创新能力。
  中国科幻电影注重构建和完善现代电影的工业化标准。电影工业化标准涉及一整套分工明确的专业流程。科幻电影在美术、道具、服装、特效、表演、音效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基本特征。中国电影行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在科幻电影制作方面已初步取得了从“想得到”到“做得到”的进步。仍以《流浪地球》为例,到这部影片拍摄完成为止,工作人员共制作了10000多件道具和2000多个特效镜头。中国科幻电影的电脑特效、CG虚拟画面、全息VR动作捕捉技术等,成为中国影迷们的新谈资。
  可以说,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可期。未来,中国科幻电影的理论研究和概念开拓还需不断加强。中国科幻电影不能满足于通过改编科幻文学作品来创作作品,还需与动漫、游戏等领域建立联系,探索新的创作路径。期待中国电影人打造出更多既体现中国文化特色、贴合中国发展的历史和实践,又能引发全人类思想共鸣,甚至引领行业潮流的优秀科幻电影作品。
  (摘编自郭海燕《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可期》)
  材料二:
  科幻电影十分注重内容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因此,在创作科幻电影时,必须把准确性和科学性作为创作的基础,充分考虑现实情况和技术条件。中国科幻电影的代表作《流浪地球》中就涉及了目前人们非常关注的生态环境议题。像这种关注现实的艺术创作,不仅有警醒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而且能增强电影的真实感,提高电影的传播效果。
  由于科幻电影中包含大量的虚构情节,科幻电影的整个制作过程离不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幻电影可以展现先进科学技术的力量,可以激发人类对人类命运走向的好奇心,可以反映人类对人类命运走向的不安和焦虑。
  B.目前,中国科幻电影还存在诸多不足,如产业环境不佳;理论研究、概念开拓不足;创作路径较为单一,以改编科幻文学作品为主。
  C.《流浪地球》涉及生态环境这个议题,体现了创作者关注现实的创作思想,起到了警醒人们保护环境、增强作品真实感等作用。
  D.科幻电影要表现大量的虚构情节,对制作技术要求很高,数字技术、模拟技术等科技手段的运用能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针对我国科幻电影在连接资源、展现国家实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了《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
  B.过去,国人因崇拜英雄、对他国文化好奇而习惯观看外国科幻灾难片;现在,国人因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而喜欢观看国产科幻电影。
  C.现在,中国科幻电影创作者不能再想着表现外太空、外星人、机器人,不能再模仿国外科幻电影的风格和模式,否则创作不出佳作。
  D.观众在观看中国科幻电影时,能通过影片的内容和其运用的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当下中国的国力和中国人民的雄心。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2020年10月31日,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立;2020年11月1日,中国科协正式成立科技传播与影视融合办公室。
  B.从2019年开始,国产科幻电影与进口科幻电影的差距逐渐缩小,到2021年,中国科幻电影的国内票房收入超过进口科幻电影的国内票房收入。
  C.在豆瓣电影网上的100多部国产科幻网络电影中,评分在6分以上的有7部如《海带》《孤岛终结》等;评分在5分到6分之间的有11部。
  D.近年来,我国推出多部航天科幻电影,科幻电影创作者们相信,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他们将来一定会创作出更优秀的航天科幻电影。
  4.材料一两次以《流浪地球》为例,这两次举例分别突出了这部影片的什么特点?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请简要概括。
  5.怎样打造高品质“中国式”科幻电影?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围城》第八章(节选)
  钱钟书
  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那时候它是否吃得到这串萝卜,得看驴夫的高兴。一切机关里,上司驾驭下属,全用这种技巧;譬如高松年就允许鸿渐到下学期升他为教授。
  自从辛楣一走,鸿渐对于升级这胡萝卜,眼睛也看饱了,嘴忽然不馋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