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240字。
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28分)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歼灭(jiān) 翘首(qiáo) 摧枯拉朽(xiǔ)
B. 悄然(qiǎo) 默契(qiè) 正襟危坐(jīn)
C. 锃亮(zèng) 桅杆(wéi) 磅礴澎湃(pài)
D. 炽热(chì) 窒息(zhì) 惟妙惟肖(xiào)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疫情防控阶段的线上学习,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自律,高质量完成每节课的学习任务。面对每一节课,我们都不能________,应该是以________的诚恳态度对待,否则,疫情结束回到校园,成绩一泻千里真的不是________。
A. 不以 然 不胜其烦 骇人听闻 B. 不以为意 不厌其烦 耸人听闻
C. 不以为意 不厌其烦 骇人听闻 D. 不以为然 不胜其烦 耸人听闻
3. 下面语段标序号的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既可以消磨时间,又可以延长内心的幸福感的无疑就是阅读。②阅读是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③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迫切地需要从喧哗中抢夺出时间进行阅读。④可以说,唯有阅读能够延展生命的长度和宽度,能够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气质。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4.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空缺处,使用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①是有力量的□②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迪着我们的心智□③滋养着我们的心灵□④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5.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到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民间认为,艾草有招福纳祥的美意,有驱毒辟邪的作用。
②平日里,两者虽是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③这是根深蒂固的优秀文化与民俗,是千百年的约定传承。
④每到端午,它们便强强联手,为人们的健康与信仰保驾护航。
⑤通常,艾草要与菖蒲配对,菖蒲亦有芳香与药用的功效。
A. ①⑤④②③ B. ①③⑤②④ C. ⑤①③②④ D. ⑤②④①③
6. 下面对《黄鹤楼》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 首联引述有关黄鹤楼的传说,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潜在的铺垫。
B. 颔联描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 颈联采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让诗作的思想品位显得更为高远。
D. 尾联展现朦胧 江上暮色,表达出作者怅然无奈的思乡之情。
阅读下面新闻,完成下列小题。
新京报讯 9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是我国首次对流失文物回归工作进行全景式展现,从15万余件回归文物中遴选25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回归案例,统筹调集全国12个省市、18家文博单位的600余件文物参展。
从1949年至今,我国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方式,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进入了全方位发展、多层次提高的崭新阶段,文物回归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此次展览重点展品包括《伯远帖》、《五牛图》、王处直墓浮雕石刻、龙门石窟石刻佛像、秦公墓地金饰片、皿方罍、圆明园青铜虎蓥、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珍贵回归文物,展览挖掘讲述了文物回归的曲折历程与故事。这些展品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至11月中下旬。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序章“圆明梦归”,以圆明园兽首铜像由散到聚的今昔对照为引线,折射中华民族从屈辱危亡走向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