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430字。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学籍辅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 ,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巨大促进作用。印刷术是人民群众在社会改革发展和创新进步实践过程中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记录载体、传承方式、传播手段,是人民群众伟大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和外在表现,在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文化血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赓续传统、立足当下、面向未来,要做好中国古老印刷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根植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深入研究印刷文化。组织开展印刷历史文化学术研究,厘清印刷术发展脉络,全面阐述印刷术在赓续中华民族千年文脉、保护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起到的独特作用,挖掘其深厚源泉和文化底蕴,更清晰地界定印刷术所表征的中华民族伟大创新精神,更明确地阐释以印刷术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进步所作的突出贡献。
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服务人民群众需求,生动展示印刷文化。用最鲜明、最生动、最接地气的语言讲好印刷故事,以此为窗,展示中华民族最丰厚、最优秀的文化成果,并及时将其转化为宣传教育的具体内容。发挥好印刷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一线主阵地的积极作用,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展览,深入展示印刷术的历史价值和文明贡献,进一步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彰显印刷术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繁荣兴盛的强大力量。
因时而进,贯通古今,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对外传播印刷文化。坚守本源,衔接传统和现代,赓续历史文脉,注重我国传统印刷术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保护和利用转化。凝聚印刷文化国际化传播的共识,进一步厘清印刷术全球传播的关键性问题,以印刷术为例,面向世界讲清楚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贡献的东方智慧。
树立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持续发展印刷文化。注重印刷行业发展及科技进步对推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建设的服务作用,以宽广的胸怀、发展的眼光,积极应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推进印刷行业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推进绿色印刷、智能印制。
(摘编自龙文彬《在新的起点上赓续传承中国印刷文化》)
材料二:
印刷术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传承中作用重大,其本身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让中华印刷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是当今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纵观中华印刷文化,拥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和平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等鲜明特性。从唐代到今天,印刷在中国持续发展应用1000多年。巨量印刷品为读者提供标准的文字、丰富的内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印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我们要深入研究印刷文化,挖掘印刷术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明确地阐释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进步所作的贡献。
B.印刷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的主阵地,在生动展示印刷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起主要作用。
C.不同的印刷方式各有优势,雕版印刷可以印刷文字、图画及彩色图文;活字印刷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进行工业化印刷。
D.历史典籍版本是印刷的最大成果,我们一定要将其收藏保护好,同时也要重视印刷设备的保护,让印刷技术有人传、不失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能有效地对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财富进行记录、传承与传播。
B.现代科技,尤其是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有助于推进印刷行业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C.印刷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事业,它以纸为媒, 以繁荣文化、传播文明为使命, 将有效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D.中国科学家在中文激光照排领域实现技术革命体现了学古不泥古, 破法不恃法的创造精神。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材料一第一段概述印刷术对文明发展进步的意义,引出下文对相关问题的论证。
B.材料一采用的是总分式论证结构,主体部分从四个角度阐明中心论点。
C.材料二第三段在阐述印刷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时,运用了引用论证和事实论证。
D.材料二采用的是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六段从“怎么办”的角度总结上文。
4.请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简要说明中国印刷业是如何“以其持续的创新能力,为建设中华文明作出贡献”的。(4分)
5.两则材料阐述对象都是印刷文化,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选文一:
说也奇怪,自从聂赫留朵夫认识到自己的卑鄙因而憎恨自己那时起,他就不再憎恨别人。
同米西结婚,昨天他还觉得很称心,今天却觉得根本不可能。昨天他认为就自己的地位来说,她同他结婚无疑将得到幸福,今天他却觉得他不仅不配同她结婚,简直不配同她亲近。“只要她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就不会同我来往了。我却还要埋怨她向那位先生卖弄风情呢。不行,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