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70字。
新教材 统编版 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四单元 第12课 教学设计
第12课 《玩偶之家》 (节选)
目录
一、素养目标
二、学习资源
三、教学素养
四、预习任务
五、作者背景常识
六、鉴赏活动
七、文本研读
八、文本联读
第12课 《玩偶之家》 (节选)
一、素养目标
人文主题——丰富的心灵
1.了解一些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
2.开阔视野,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提升人文素养。
语文素养
1.理解作品的内涵,领会多样的文化观念,尝试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差异,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
2.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体会对话在推动情节、塑造形象、揭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3.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氛围,体会意象和隐喻,把握诗歌语言和情感的内在节奏,体味诗歌意蕴。
4.思考“文化走出去”的话题,学写申论,针对具体问题阐发观点,提出解决办法。
二、学习资源
本单元选取的是外国戏剧和诗歌经典作品。本单元与选择性必修上册的外国小说单元共同构成选择性必修“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
1.一部外国戏剧:《玩偶之家(节选)》
教材节选了易卜生的名作《玩偶之家》第三幕的一部分。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最著名的剧作之一,剧作猛烈批判了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与不合理的家庭制度,发出了个性解放和妇女解放的呼号,具有深刻的思想主旨。
2.四首外国诗歌:《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
外国诗歌部分选取了四首分别出自德国、俄国、美国和瑞典诗人之手的抒情诗,既有浪漫主义的经典,也有现代诗歌的名作,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外国诗歌的风貌
《迷娘(之一)》抒发了迷娘思念故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致大海》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自己之歌(节选)》从时间和空间双重角度兼收并蓄,营造出涵盖人类、自然和神性的不朽“自我”。《树和天空》主要探讨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让我们感受到个体价值的重要性。
三、教学素养
1.了解作家作品及重要的戏剧知识。
2.分析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3.借助精彩的戏剧语言分析娜拉、海尔茂等人物形象。
4.赏析追溯法、突转手法在戏剧中的运用。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幸福的娜拉时时感受到丈夫对她的百般呵护。然而,瞬间的灾难却让她一下子冷静下来,她开始迈出自立自强的步伐,瞒着丈夫伪造签名向柯洛克斯泰借钱。当海尔茂知道真相后,昔日的温情脉脉变成了冷嘲热讽和谩骂侮辱,娜拉终于认清自己在家庭中“玩偶”般的地位,看透了丈夫自私、虚伪的丑恶灵魂,最终断然出走。梦醒了,然而,人生最痛苦的却是无路可走……
四、预习任务
(一)给下列加点(红色)的字注音。
啰唆(suo) 按捺(nà) 撅折(juē)
噩梦(è) 撺掇(cuān) 打岔(chà)
(二)辨析下列词语,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