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13540字。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满分 150 分   时间 12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2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1909 年,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在研究欧洲某处的地震记录时发现,地震纵波的参数在  地表下 50 千米深度处显著改变。他认为这是地质结构在此处急剧变化所致。后来人们证实。 该突变面在全球普遍存在, 并将其命名为“莫霍面 ”。界面以上的区域称为地壳, 界面以下的区域称为地幔。
  随后几十年间, 关于莫霍面的结构形态和物质组成。再无革命性的研究发现。当下, 科学家已无法压制对地底世界的好奇……
  1957 年,美国的地质学家和海洋学家们在会议中提出了“打个洞, 直抵莫霍面! ”的 想法。会后, “莫霍计划 ”正式启动策划。考虑到大陆上地壳平均厚度 33 千米,而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仅 7 千米,策划组织判断,要想钻穿地壳,到达地幔,就得在水下开展。
  如今我们已经知道,虽然只是打洞, 但钻穿地壳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莫霍计划打一开始就难题不断。
  面对重重困难, 科学家决定先定个小目标——在海底戳几个浅洞, 找找感觉。他们改装 了一艘钻探船,于 1961 年在太平洋西海岸靠近墨西哥的海域钻了 5  口深度不超过 200 米的井。该船返回时, 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致电祝贺。称之为科学史上“历史性里程碑 ”。
  遗憾的是,这几口浅洞几乎是莫霍计划的全部直接成果。莫霍计划的预算不断增加,取 得的成果却寥寥无几, 让人感觉很没盼头。毕竟, 在 20 世纪 60 年代那会儿, 美国还有非常重要的航天事业要发展。 1966 年,美国国会砍掉了拨款, 莫霍计划搁浅。
  莫霍计划的初衷是钻穿地壳,虽然这个目标没实现, 但科学家通过这个项目发现,在海底钻凿采集地质数据和样品,无疑是一种新颖又直接的“窥探 ”地球的手段。
  1968 年,美国四大海洋所共同提出“深海钻探计划 ”,这也开启了已延续数十年的、  地球科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计划。迄今, 该计划经历深海钻探计划、大洋钻探计划、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多次更名、扩建、重构,已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1971 年和 1975 年, 钻探船两次进入地中海, 从海底以下取出岩芯。科学家惊讶地发现,在形成于约 600 万年前的岩层中,竟然有石膏和岩盐。这些矿物需由海水或盐湖里的卤水经 强烈蒸发形成,怎么会出现在深海海底以下呢?科学家推测,600 万年前的构造运动使地中 海和大西洋的通道被切断,导致地中海水位越来越低。最后变成了“晒盐场 ”,从而堆积起了岩盐、石膏等蒸发岩。
  20 世纪 90 年代,钻探船在太平洋底下的深部岩层中发现了微生物,有的沉积物中每立方厘米甚至有 1000 多万个活细菌。科学家将这些生活在海底下部岩石里的微生物群称作“深部生物圈 ”,这是地球上最大的微生物储库,生活在地球深处的微生物可以享有远超“万岁 ”的高寿。
  中生代地球上横行一时的恐龙。在距今 6500 万年前消失。恐龙灭绝,谁是罪魁祸首? 地质界有两种解释:火山活动和小行星撞击。结果是大洋钻探给出了答案:一颗直径 10 千米的小行星撞上墨西哥湾,砸出了直径 180 千米的陨石坑。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莫霍洛维奇发现地震纵波参数在地表下 50 千米深度处显著改变的现象,后来被人们证实,这一现象在全球普遍存在。
  B.  在莫霍计划的基础上,美国先后提出了深海钻探计划、大洋钻探计划、综合大洋钻探计划等计划,实现了莫霍计划的初衷。
  C.  自从“莫霍面 ”被发现以来,科学家对地球的研究从未间断,对其结构形态和物质组成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D. 1999 年,在我国的设计和主持下,科学家实施了南海大洋钻探 184 航次,为科学家发现气候演变的长周期提供了帮助。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因为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平均厚度大于大洋地壳平均厚度,所以“莫霍计划"考虑在水下钻穿地壳。
  B.  科学家从地中海海底以下取出的岩芯中发现了石膏和岩盐,推测出 600 万年前地中海是
  “晒盐场 ”,堆积起了岩盐、石膏等蒸发岩。
  C.  地质界对恐龙灭绝有两种解释:一是火山活动,一是小行星撞击。“深部生物圈 ”的发
  现证实是小行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的。
  D. 2004 年,北冰洋钻探任务发现大量“满江红 ”孢子,这表明北冰洋在 5000 万年前属于亚
  热带气候,在北冰洋底可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画波浪线部分说法的一项是(   )(4 分)
  A.我国自主设计的首艘面向深海万米的超深水科考船,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
  B.《管子》一书曾对河流的横向环流、侧蚀作用形成河曲的过程进行了正确分析。
  C. 1810 年,英国地理学家詹姆斯•雷内尔总结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洋流分布。
  D.大洋科学钻探面向 2050 年科学框架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是栖居海底的生命类型。
  4.请简要说明“莫霍计划 ”搁浅的原因。(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狗之晨①
  老 舍
  东方既明,宇宙正在微笑,玫瑰的光吻红了东边的云。大黑在窝里伸了伸腿,把嘴更往
  深里顶了顶,稍微一睁眼,只能看见自己的毛。
  “ 大黑! ℽ
  老太太!大黑的灵魂是在她手里拿着呢。假如不服从她,而她三天不给端那热腾腾的食 来?好吧,夹起尾巴,到门洞去看看。顺着门缝往外看,喝,四眼已经出来遛早了!四眼是 老朋友:那天要不幸亏是四眼,大黑一定要输给二青的!二青那小子,处处是大黑的仇敌:
  抢骨头,闹恋爱,和大黑过不去!
  “ 大黑,快来,到大院去跑一回! 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