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390字。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一、基础??运用(共17分)
1.(6分)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颐和园春游。一位同学在游览后查阅资料,写了下面介绍“铜牛”的文字。请你阅读后完成问题。
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岸边,在十七孔桥桥头不远处,有一只大小与真牛相仿的镀金铜牛。它安卧于雕花石座上,双耳竖立,翘首远眺,栩栩如生。这座铜牛是用我国古代传统拨蜡法zhù造的。中国古代雕塑,以写意见长 造型生动, 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镀金铜牛。当年乾隆皇帝将其点缀于此地,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降伏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祥福。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意义,乾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首四言míng文
(1)(2分)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拼音处应使用的汉字,下面说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翘首”在此处是“抬起头”的意思,“翘”应读“qiáo”;“zhù造”在此处是“建造”的意思
B.“翘首”在此处是“歪着头”的意思,“翘”应读“qiào”;“míng文”在此处是指皇帝写的很有名的文章
C.“降伏”在此处是指铜牛从天而降镇住洪水,“降”应读“jiàng”;“míng文”在此处是指刻在铜牛腹背上的文章
D.“降伏”在此处是指铜牛能使洪水屈服顺从,“降”应读“xiáng”;“zhù造”在此处是指熔铜做成牛的形状
(2)(2分)在文段中横线上填入一组关联词语,使语句连贯、语意明确,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 因此
B.尽管 可是
C.不仅 而且
D.不但 反而
(3)(2分)下列“牛”字中最有可能出现在铜牛腹背上的一项是
2.(6分)诗画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了文艺作品中“牛”的形象之后写了以下文字。请你阅读后完成问题。
中国古典诗词往往通过对牧牛的描摹,营造出自然、清新、恬淡的美好意境,如王绩《野望》中的“牧人驱犊返,李涉《牧童词》中的“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牧童遥指杏花村”……中国古画中也有不少牧牛的名作,如赵佶的《风雨牧归图》、祁序的《江山放牧图》等。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徐悲鸿也是画牛高手。他们的作品笔墨疏淡,又充满闲情雅趣。欧洲有悠久的畜牧业历史,自文艺复兴以来,或食,或奔总之,在浓墨重彩之中,牛的形象融于自然
(1)(2分)文段中提到的杜牧是 代诗人。你还读过他的《 》。
(2)(2分)文段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甲】处可填顿号,因为“灵动自然”与下文形成并列关系。
B.在【甲】处可填句号,因为“灵动自然”之后,此句语意已完结。
C.在【乙】处可填分号,因为“有牛的身影”与下文形成并列关系。
D.在【乙】处可填冒号,因为“有牛的身影”引起了对下文的分说。
(3)(2分)文段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改正。
3.(5分) 同学们合作出了一期宣传展板。以下是展板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后完成问题。
自古以来,牛就是重要的劳动力,帮助先民们开荒垦壤,人们对牛充满敬意。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升华为更博大的甘于奉献之心;臧克家先生的“老牛亦解韶光贵,自当砥砺。在全国政协2021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走入初三,我们要继承更要发扬,用“老黄牛”的态度,用“自奋蹄”的干劲,变身“牛气龙娃”,书写龙樾青春新篇章!
(1)(2分)同学们准备在展板上拟写一副对联。下列填入对联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蹄奋长犁,肩承重轭,耕田万顷①
涧饮清泉,餐吞② ,奉乳千秋不计酬
A.①舐犊情 ②野草
B.①何言累 ②花木
C.①何言累 ②野草
D.①舐犊情 ②花木
(2)(3分)请结合语段内容说说“牛气龙娃”的语境含义。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4.(6分)默写。
(1)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