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10字。
2023秋初中部第一次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7分)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②后来发生了 Fēn qí(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③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1)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和给加点字注音(4分)
yùn niàng 窠 巢 Fēn qí 贮蓄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2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气息的词性是 (填“名词”、“动词”或“形容词”)(1分)
2.下列画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出入凭证电子管理到机器人服务,再到无人机监控,科技让疫情防控事倍功半。
B.夜色如澜,璀璨的霓虹与雄伟的建筑完美融合,显得花枝招展,惹人怜爱
C.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D.这位同学的回答声音轻柔,咄咄逼人地展示了自己的看法。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读着《雨的四季》,我们无不被它的文字里的画面感所吸引。
B.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C.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D.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4.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B.《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主要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
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5.名句默写 (8分)
(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朱自清《春》)
(2)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3) ,山岛竦峙。 ,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4)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
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 。
6.名著阅读(4分)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1)材料出自名著《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
(2)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从而展示了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表达了作者对强制教育对童心摧残的谴责。请你简述这场冲突。
7. 综合性学习。(4分)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向,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来吧,同学们,参与我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