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80字。

  2024河北唐山路北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4题,21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4分)
  人们说,青春是最美的歌。何为青春?陈独秀一袭长衫自日本归来,在廊下hān畅淋一场江南春雨,创立《新青年》以启蒙中国青年的想法,在这场春雨中油然而shēng。何为新青年?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觉醒,奋起救国,为中国之富强,虽万死而不辞……他们风华正茂: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是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是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仅18岁。他们的青春,是大爱中的觉醒,是立志后的奋斗——爱脚下的吾()土吾国,志在谋中华之崛起。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zhào wǔ B.zhāo wú C.zhāo wǔ D.zhào wú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hān()畅   油然而shēng()
  2、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纵观我国古今著名诗文,很多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人生目标和追求。(6分)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写自己政治抱负的句子是:①           ,           。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表达了他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的句子是: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②           。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用典故表达了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是:③           ,           。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坦陈心志,表达自己不辞衰老,忠心不改的诗句是:④欲为圣明除弊事,           。
  3、九年级某班举行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7分)
  (1)下图是一幅书法作品,请用正楷字将图片的内容写在田字格内。(2分) (2)国家领导人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先锋。”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很多这样的英雄和先锋,他们在自己的时代挺起了民族脊梁。这些自强不息的人物中,有立志“精忠报国”的        (填写人名),有“            ”(填写成语)的祖逖。(2分)
  (3)在此次活动中,你们小组准备派出你参加以“青年当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在讨论论据的使用时,大家纷纷发言,你认为下列不符合此主题的论据是()(3分)
  A.少年的成龙自立自强,不依靠他人,努力刻苦练就一身本领。成龙的辉煌难道不是他少年自强的必然结果吗?
  B.小树摆脱了大树的蔽护,终成栋梁,雏鹰离开了母亲的喂养,终得翱翔。我们青年人不应该贪图安逸享受。
  C.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有很好的例子,孟子曾大声疾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国家领导人就曾叮嘱我们:“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
  4、在诗歌朗诵会上,小文同学选择的朗诵篇目是《艾青诗选》中的诗歌《树》,但他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和重音的把握有些困难,请帮他完成诗歌鉴赏和朗诵设计任务。(4分)
  树 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a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b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诗歌赏析 背景:写于1940年春天,抗日战争正转入艰苦的相持阶段。 形象地上:一棵棵彼此孤离地兀立着的树。 地下:在泥土的覆盖的深处,它们的根伸长着相互纠缠在一起。 联想 象征一种独立向上又①             的民族精神。(2分) 朗诵设计 从两个划线句中分别找出一个需要重读的词语。(2分) ②                             
  第二部  分阅读理解 (5-16题,39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人名)。(2分)
  6、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此诗是诗人于天宝三载被迫离开长安时所作。表现了诗人被排挤出京时的矛盾苦闷心情,但对个人前途仍怀有美好的期待。
  B.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浪漫主义诗风。
  C.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D.诗中巧用典故,含蓄表达出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二、阅读下面古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