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80字。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本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以下是小文总结归纳的字音字形识记方法,其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举一反三法。“忄”称竖心旁或竖心,由“心”演变而来。古代人认为心脏主管人的思想,故“忄”旁的字多与心理活动有关。如“悔恨”“惭愧”“憔悴”。
B.形声字辨音义法。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如“粗犷”中的“犷(ɡuǎnɡ)”,采用“犬”作形旁,“广”作声旁。本义指犬凶恶,凶猛;后引申为“粗野”“强悍”等义。
C.根据意义辨别多音字法。如作“瞧、望”解释时,读kàn(看望);作“监视、守卫、照料”解释时,读kān,如看护妇,看守。
D.特殊字强记法。如:“酝酿”读“yùn liàng”,“徘徊”读作“pái huí”。“混为一谈”不能写成“浑为一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2分)
A.新学期第一次班会课,张佳对班级建设侃侃而谈,卖弄自己的想法,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
B.进入新的学校要与其他同学友好相处,你咄咄逼人会让人反感,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
C.新生军训最后一项活动是“亲子越野跑”,那现场真可谓是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啊!
D.妈妈对小文说:“你这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将会影响你的学习成绩提高。”
3.下列句子来自同学们的作文,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一定要读一遍。首先要注意改进文中的错别字,顺序不合理的句子要调整,还要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
B.升国旗时,同学们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在主席台前那面冉冉上升的鲜红旗帜上。
C.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千百年来,先贤哲人给我们留下了辉煌灿烂的许多文化遗产。
D.广泛阅读文学名著,仔细观察多彩生活,适时记录生活点滴,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语向校报投稿,他在给校报编辑的信中说:“老师,您好!我的大作仍有瑕疵,敬请斧正。”
B.晴晴获得“张家界市三独比赛”独唱一等奖,晴晴妈妈对音乐老师说:“感谢您对令爱的栽培。”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是描写七夕节的优美诗句。
5.下列各句中,对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句中“望”“归”“砸”是动词。
B.在“地上”这个词中,“上”是名词,但是在“上课”这个词中,“上”是动词。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句中“里”是名词。
D.“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句中“能”是名词。
6.临近期中,小语同学对七年级上册部分古诗文进行整理,请你帮他完成以下的内容。(8分)
阅读策略 古诗 收获
①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点明时间、地点,概括事件,蕴含情感
抓意象 我寄愁心与明月,②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 , 。(王湾《次北固山下》) 古人常借助意象“月”和“雁”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
明手法
④ ,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对比衬托,抒发离人愁思。
总结:依据阅读策略,重新思考并整理古诗文,让我有了新的收获。正如孔子所说:“⑤ , ”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求得真知。
二、阅读(52分)
(一)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完成第7—8题。(5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