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670字。

  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5分。第5、8、11小题每题3分,其他每小题2分)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颁发(fēn)       翘首(qiáo)      杀戮(lù)        屏息敛声(bǐnɡ)
  B. 炽热(chì)       镌刻(juān)      匿名(nì)        振聋发聩(ɡuì)
  C. 诘责(jié)       不辍(zhuì)       畸形(qí)        殚精竭虑(dān)
  D. 遁形(dùn)      国殇(shānɡ)     蒙昧(mèi)       杳无消息(yǎo)
  2. 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彰显   娴熟   荧光   油光可见
  B. 窒息   锃亮   建树   不辍劳作
  C. 胡髭   教诲   愚钝   正襟微坐
  D. 禁锢   滞留   篡改   惨决人寰
  3.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新词语,有些被时光的河流所冲刷,有些则      下来,      与生动了平稳的      ,更能贴合新时代的观念与行动方式。
  A  沉淀    丰富    语言之湖 B. 沉淀    复杂    语言之山
  C. 沉默    丰富    语言之山 D. 沉默    复杂    语言之湖
  4.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组句子是( )
  ①文化是民族的符号,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强盛外,最重要的是文化的繁荣。②文化不绝,民族就不灭,在这个意义上,弘扬、传承我们的文化,可以说是我们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③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使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增,对经典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时代正在悄然来临。
  A. 第①②句 B. 第②③句 C. 第③④句 D. 第①④句
  5. 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 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 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 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6. 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是他的代表作。
  B. 《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它的作者徐霞客,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
  C. 《记承天寺夜游》中“藻荇交横”的“藻荇”是水生植物,水草。作者写作此篇时,正被贬黄州。
  D.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字面意思是采食野菜。《史记》中记载伯夷、叔齐在商灭亡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代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结合下面选段和你对《藤野先生》全文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