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900字。

  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文言文(27分)
  (一)默写(12分)
  1. 默写
  (1)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交替,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分)
  阅读元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 “断肠人”的意思是           。
  3. 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 一项是(    )
  A. 这首曲子在布局上特点显著,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作者自己,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既有他的眼中所见,也有他的经行地和所骑所感。
  B.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总括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 这首曲子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作者将自己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三)(11分)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乙】
  季礼①将使于晋②。北过徐君③。徐君观季礼剑,不言而色欲之。季礼为有晋之使,未献④,然其心许之矣。反,至徐。徐君已死。悔之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⑤树而去。
  (《史记??吴太伯世家》)
  注释:①季礼:吴国公子。②晋:晋国。③徐君:徐国君主。④古时带剑出使,是一种礼仪。⑤冢:坟墓。
  4.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 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反,至徐(            )
  5. 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 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
  甲乙两文共同谈到了交友的话题,告诉我们:(一)交朋友要虚心,就如《论语??述而》中所言:“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二)交朋友要___________,就如(甲)文中反省自己的内容之一,也如(乙)文中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现代文(26分)
  (一)(13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