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30字。
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部编版(1-4单元)
一、基础知识(共45分)
1.(4分)请用正楷字书写下列文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语段阅读(共6分)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④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2.(2分)选文前两段中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3.(2分)文中的“无法补救的”和“能做到的”各指什么?
4.(2分)选文第④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在内容上的作用是: 。
5.(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骈文多以四、六句相间,讲究对仗声律。《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南北朝“骈文双壁”。
B.《“飞天”凌空》作为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所以它和消息一样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并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地报道事实。
C.古人的“号”大多是成年后自己取的,一般会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陶弘景号华阳隐居,因隐居华阳而得;苏轼号东坡,源于贬谪黄州时曾躬耕城东门外的土坡。
D.乐府诗多以四言、五言为主,格律自由,如《龟虽寿》:律诗和绝句则有非常严格的格律要求,一般有五言和七言之分,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和崔颢的《黄鹤楼》。
6.(3分)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的作者是鲁迅,它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出自《呐喊》。
B.《野望》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本诗描绘了秋天的黄昏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孤独、抑郁的心情。
C.《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时期的陶弘景。这是作者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描绘了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色。
D.《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新闻消息,作者毛泽东。这则消息报道了人民解放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
7.(3分)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通常由标题、电头、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组成,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B.《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它的作者是茨威格,他是俄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我们学过他的传记作品《伟大的悲剧》。
C.《三峡》选自《水经注》,是南朝梁地理学家郦道元写的一篇地理游记散文。
D.《藤野先生》中,鲁迅弃医从文的根本原因,不是看电影事件,而是希望通过文学拯救国民麻木的灵魂。
8.(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悄然(qiǎo) 翘首(qiáo) 屏息(bǐng) 震耳欲聋(lóng)
B.督战(dū) 颁发(bān) 横渡(héng) 摧枯拉朽(xiū)
C.泄气(xiè) 业已(yè)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āng)
D.挪威(nuó) 仲裁(cái) 巨额(é) 一丝不苟(gǒu)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