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5010字。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三工厂“红梅工作室”,孙红梅正指导“90后”工作室成员刘赛操作设备。
  “孙老师很较真,比如技术数据我们认为在标准范围内就行,但她就要细致了解有偏差的原因和影响。”刘赛对记者说。
  孙红梅说,失之毫厘则差之千里,每一项数据都要细致、严谨,“不能放过任何一处可能的隐患,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这种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与她从小埋下的强军报国梦分不开。
  孙红梅出生于山东淄博市沂源县东里村。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高中快毕业时,她很想参军,却未能通过体检。1999年,孙红梅从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焊接专业毕业。“我要去部队工厂,为国防事业做贡献!”她一头扎进了深山荒野的工厂。
  “择一事而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这是孙红梅的座右铭。无数个“白加黑”,她的双手时常被烫出水泡,眼睛也常被电弧光刺痛流泪,衣服经常被汗水浸透……就这样,凭着一股勤学苦干的钻劲,孙红梅从学徒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
  (摘编自李婷等《航修焊接专家孙红梅:一颗匠心护“战鹰”》,《湖北日报》2021年6月17日)
  材料二:
  头戴焊工帽,手持焊枪,眼睛紧盯着镜子反射出来的内壁情况,在第五七一三工厂,孙红梅正一丝不苟地修复某型航空发动机损坏的机匣。突然,当漏点受高温熔化至液态金属滴落前的瞬间,孙红梅迅速加焊丝将其堵住,待内部漏点排除后,再将机匣上的“窗口”补片焊牢。整个过程,将附近轴承座变形误差控制在0.003毫米,仅有头发丝的1/25。
  1.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红梅从小就有从军报国的理想,因而她在大学毕业后就选择到部队工厂,为国防事业做出了贡献。
  B. 孙红梅修复后的某型航空发动机机匣与原来的零件在性能及其使用寿命上完全一样,没有任何的差别。
  C. 机匣内部构造复杂,故障点多发生在腔内,这是在孙红梅之前国内没有成功修复机匣案例的一个原因。
  D. 经过对镜面反光仰焊、激光焊、光电复合焊等新技术运用 研究攻关,孙红梅掌握了机匣修复的方法。
  2. 下列对两则材料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篇新闻都选择了典型事例进行报道,展现了航修焊接专家孙红梅用行动诠释、传承大国工匠精神的风采。
  B. 材料一中,刘赛对孙红梅的评价和孙红梅自述自己对每一项数据的态度相互印证,突出了孙红梅的人物特征。
  C. 材料二详写某型发动机有故障的涡轮叶片需要焊接部位的形体和叶片的材质,主要用以表现孙红梅技术的高超。
  D. 材料二运用具体数字对焊接后的轴承座变形误差和涡轮叶片的厚度进行说明,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3. “择一事而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孙红梅是如何践行这一座右铭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完全一样,没有任何的差别”错,原文是“基本没有区别”,二者程度不同。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都选择了典型事例进行报道”错,材料一没有选择典型事例,而是采用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方式展现人物风采。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