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460字。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新旧交替之际,“旧”文字与“新”文字往往出现混用的情况,还未习惯“新”文学的文人写出的作品往往是文白交杂的。徐志摩的诗歌虽有时也文白交杂,所以诗最重音节。”关于分析新月派或者徐志摩诗作音乐性的作品已经数不胜数,单看声音这一点,他非常清楚古文的创作规范,以至于后来在短短数年的留学期间,但自幼培养出来的扎实功底以及其自身的言语天赋才是帮助徐志摩登顶诗坛的主要推动力。
  诗歌与音律自是一家,节奏与音乐性促成了诗歌的歌咏特质。在胡适提出“我手写我口”的时期,诗歌散文化已经发展成全民性质的文化运动,他们仍坚守诗歌的部分传统,那便是格律。格律即诗歌的音乐性问题,李丹认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是使其区别于日常语言的一个关键问题”。闻一多曾经将诗歌的节奏命名为格律:“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节奏便是格律。”虽然这个主张是闻一多提出的,但是“三美”主张诠释得最好的却是徐志摩。
  不知从何时起,徐志摩的诗歌被贴上“音乐美”的标签。卞之琳对其有此评价,“最大的艺术特色(节奏感以至旋律感)”。商务印书馆刊出的《徐志摩全集•诗歌卷》收录了徐志摩不同时期的诗歌192首。其中,就诗行形式来说,“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像建筑一样,虽然只有简单的文字长短,但是它构建出来的结构美感往往存在情感张力,那便要看这“文学大厦”的建设章法。徐志摩诗歌的形式多样,其中不顶格的写作方式便是产生视觉冲击和音乐美感的秘诀之一,它也影响着音乐的强弱程度。另外,中国古典绘画艺术中的留白传统在非顶格诗歌中也有全新形式的体现。相对于工整的古典格律诗,也赋予了现代诗更灵活的形式,增添了灵动飘逸之美。
  庭院是一片静,
  听市谣围抱;
  织成一地松影——
  看当头月好!
  不知今夜山中
  是何等光景;
  想也有月,有松,
  有更深的静。
  ——《山中》
  在汉语的文白转化过程中,很明显的一个改变就是语言的长度,用几个字便能代替冗长的文言文。现代诗歌适应了这种改变,如同明洁晓畅的口语一般。奇数行均为6个字,偶数行均为5个字,打破了固有的节奏范式。
  在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即为节奏,节奏是有变化的。在这首诗中,夹杂着深沉又漫长的情绪,如莱茵河畔的涟漪般轻柔。精简的字符传达欢快活泼的快板节奏,如刚断奶的小马驹般活泼。此外,徐志摩善于在顺畅的旋律中添加不和谐的停顿,如此诗奇偶数行之间的字数错落以及行前空格。《山中》是一首情绪悠扬、沉着缓慢的抒情诗。空格的存在不仅代表诗人情绪的转折,还无限扩大了诗歌的审美想象空间。
  从宏观上看,徐志摩还是一个善于把握情绪节奏的诗人。《山中》中的四个诗节,第一节,此刻这份宁静带给徐志摩的感受是愉悦欢快的。第二节则进入诗人的联想世界:明月松间照的山林是否存在“更深的静”。诗人的思绪总是纷飞缘乱的。此刻徐志摩的思绪早已带有思索时特有的惆怅与沉默。第三节,诗人似乎从片刻的思索中找到了结果,笔下展现出动态的描写,似清风攀附月光在山间流荡。这一节较之上一节,到了第四节又急速回落最后一节,诗人想到自己爱人窗前的落叶,此刻全诗的情绪回归平缓。诗中情感的跌宕起伏与节奏的高低转换呈“起一落一起一落”之势,时而昂扬欢快,扣人心弦,起承转结间给予读者深刻的审美体验。
  徐志摩用自己的文字诠释着诗行形式结构以及情绪节奏对诗歌音乐化的重要性。“诗歌中的这种音乐化诉求,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诗经》这种乐经中……”古代诗人或多或少都知晓音律,在作诗之余也偶尔谱写乐谱,或为自己而作。徐志摩扎根中国传统诗歌艺术的土壤,奋力吸取西方现代诗歌的养分
  (摘编自周天逸《“旧”与“新”的完美融合——论徐志摩新诗文本结构》)
  “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旧交替之际,徐志摩的诗歌有时会文白交杂,但这并不影响其作品具有独一无二的音乐性。
  B.在胡适提出“我手写我口”时期,新月派憧憬、尝试新文学的同时仍坚守诗歌的部分传统——格律。
  C.“参差建行”的诗歌占据了徐志摩诗歌的大部分,体现了其诗歌形式多样的特点,具有美感。
  D.诗歌中的音乐化诉求部分来源于中国古典诗歌,中国古代的诗人或多或少都知晓音律,有的也会谱写乐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志摩具有语言天赋,他能够在留学期间获得巨大的诗歌创作成就,离不开他对古文创作规范的了解。
  B.闻一多认为诗的格律可以激发情感,格律即诗歌的音乐性问题,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能够使诗歌区别于日常语言。
  C.诗歌中的空格具有一定的好处,能让现代诗歌产生顿挫感,可以赋予现代诗更灵活的形式
  D.徐志摩用自己的文字诠释了诗行形式结构和情绪节奏对诗歌音乐化的重要性,创造了现代新诗范式。
  (3)下列选项中,对诗歌《山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中》中奇数行均为6个字,偶数行均为5个字,使这首诗参差错落
  B.《山中》是一首情绪悠扬、沉着缓慢的抒情诗,诗中长串的字符传达慢板节奏,夹杂着深沉又漫长的情绪。
  C.《山中》的行前空格,是徐志摩别具匠心地在顺畅的旋律中添加的停顿,给听者在心理上造成情绪的积塞。
  D.《山中》蕴含着跌宕起伏的情感并呈现出“起一落一起一落”之势的节奏,时而昂扬欢快,时而低沉凄婉。
  (4)作者采用哪些方法来证明观点?请根据文本说明。
  (5)请根据文中倒数第二段中作者对《山中》情绪节奏的分析,试分析《偶然》的情绪节奏。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给我一支枪
  茹志鹃
  记得我第二次向营长要求一支枪,是在那年的秋末冬初。我们部队过沂水,进入了鲁西南,村里没有树,听不见狗叫,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一进去,那个地区,就尽是这样的“村庄”、部队在这样的地区作战,要打仗,要行军,天还没透亮,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村庄宿营。营部住在一个从前我们的村干部家里。这一家好像没有男丁,只有一个两岁光景的孩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