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670字。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自先秦以降,“义利之辨”一直是儒家讨论的话题。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提倡重义轻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主张“见利思义”,先取义然后取利,强调用义来约束人的行为。孟子则进一步认为:“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强调如果一个人轻公义、重私利,就容易导致人贪婪。孟子直接取义而否定利的做法使得义与利绝对对立,二者绝对二分。相对孟子此种义利观,儒家第三位代表人物荀子则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义与利者,人所两有也”。在道德价值观上,荀子将二者统一起来,而不是仁义与功利相互排斥、对立、冲突。西汉儒学的集大成者董仲舒,认为义利要“以义为主,以利为辅”,提出“正其道而不谋其利,修其理而不急其功”的观点。董仲舒所强调的“义”,是出于他提倡“春秋大一统思想”的需要,也是在儒家义利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崇的“义”,但他并非否定合理的“利”,因为利民之事反过来说就是“义”之举。到宋代,程颢、程颐将儒家义利观推向极致,提倡“贵义贱利”,完全抹杀了利的存在。尽管这观点到南宋得到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支持和推广,成为此时的主流思想,但还是受到了永嘉学派代表叶适、陈亮等事功主义的反对,认为没有“利”的“义”即为空谈,毫无价值可言,所以他们将“义”与“利”相结合,提出“义利并重”的观点。
  通过对儒家“义利之辨”问题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成人”之价值取向。例如孔孟过分地强调“义”而孤立“利”,这体现了“成人”理想至上的道德价值。而事功学派过分地强调“利”,必然会导致对“义”的失衡,这体现了“成人”现实性、世俗性、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很容易滋生社会问题。此外,荀子、董仲舒等人将二者统一起来,“义利并重”,此种观点成为最符合人类的“成人”的价值标准和“义利”判断。当然,当人们处在道德困境时,“义”的优先性仍是“成人”的道德价值取向,例如见义勇为。
  (摘编自钟纯《儒家“正己”哲学意蕴及其维度探析》)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无条件服从整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使得全国人民陷入一种“羞于言利”“不敢逐利”的境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提倡重义轻利、先义后利,认为义与利可以区分君子与小人,重视义对人的道德约束力。
  B.荀子的义利观与孟子的不同,他认为义与利不是相互排斥、对立、冲突的,而是统一并存的。
  C.董仲舒的义利观受其春秋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义利兼顾的观点使其成为西汉儒学的集大成者。
  D.叶适、陈亮等人反对当时主流义利观,表现出功利性价值取向,但他们并没有完全否定“义”。
  2.下列关于历史上儒家“义利之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义利之辨是儒家创始人孔子首次提出的讨论话题。
  B.凡重视“义”者都具有理想至上的道德价值取向。
  C.义利之辨最终达成了义利兼顾、以义导利的共识。
  D.义利之辨对现代人的生活、思想仍具有指导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先梳理儒家义利之辨的演进过程,再表明作者观点,论证思路与材料二不同。
  B.羞于言利与丢弃传统羞耻感一味逐利都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暴露出片面的义利观。
  C.社会与个人如能实现和谐平衡发展,说明社会真正代表和凝聚了其成员的个人利益。
  D.一个人认同了“见利思义”的思想原则,就能在面对利益诱惑时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4分)
  5.请结合材料内容,从义利之辨的角度,谈谈你对下面材料中书店的看法。(4分)
  一家国有书店将长时间看书而不买书的孩子们撵出。理由是:书店是卖书的地方,不是看书的地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牲畜林
  [意大利]卡尔维诺
  在那扫荡的日子里,树林里像集市一般热闹非凡。山间小路以外的灌木丛和树林中,赶着母牛和小牛的人家,牵着山羊的老太婆和抱着大鹅的小姑娘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有人连逃难的时候还带着家兔。
  膘肥体壮的公牛和大腹便便的母牛很多,它们走在陡峭的山坡上简直不知道往哪里迈脚。山羊的处境则好多了。但最高兴的还莫过于骡子,总算有这么一次可以不负重地走路,而且还能边走边啃树皮。母鸡栖息在树上,可把松鼠吓坏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