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960字。
1.《沁园春长沙》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①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②抗疏功名簿,刘向③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②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凿壁借光”的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他多次直言进谏,刚直不阿,受人敬重。刘向,字子政,汉朝宗室大臣、经学家。
1.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晖、翠微可谓人间美景,诗人日日观赏,沉醉在大自然中忘却了忧愁。
B.颔联紧承首联继续写景。描绘渔人泛舟水上、燕子空中翻飞的动态美景。
C.颈联运用典故,借历史上匡衡和刘向不得志之事,抒发内心的苦闷之情。
D.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怀,将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所感结合一起。
2.尾联借“同学少年”表达诗人独到的思想感情,这与《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泊歙浦【注】
[宋]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注】诗人家在祁门,陆行到款州城,改由浙江水道东下。本诗作于歙州府城江畔舟中。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因岸景“似去年”而今昔勾连,“此路”虽是暂时停泊,却也不忍分别。
B.颔联进一步渲染,把具体形象与抽象的感情结合起来,收到生动的艺术效果。
C.颈联将江声与寒江有机融合,展现出广阔凄清的背景。
D.尾联出现了一个“独立”的人影。与“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中的诗人形象一致。
4.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词作,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