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30字。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对“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写乐声,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B.“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珠的芙蓉(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张口欲笑的印象。因为它们是作者喜爱的。
  C.诗人用“芙蓉泣露”摩写琴声的悲抑。
  D.诗人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二、情景默写
  2.名篇名句默写。
  (1)《阿房宫赋》中,作者用质问语气谴责秦统治者极尽奢靡而不知怜惜的句子是:      ,      ?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设想:“使六国各爱其人,      ”;同样,“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没有谁能够消灭它。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不见人面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      ,      ” 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暗示:“              。”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这句话可以看出。
  (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先用树木、水流作比,接着得出“            ,            ”的结论。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             ,            ”,由此勾起作者的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三、小阅读-课外
  4.对下面一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本词情感率真自然,突出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浓厚的人生感慨。
  B.开篇将现在和过去交织在一起,进行对比,突出物是人非之感。
  C.“问君”两句直抒胸臆,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
  D.本词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诵读语调要急速、高亢。
  四、小阅读-课内
  5.下列对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既写出了良辰美景,又写出了时光的推移;继之以“何时了”写出了作者的无限感伤。
  B.二、三句写主人公难以承受回首往事的痛苦;月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