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00字。
11.2《与妻书》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称呼别人时一般用“字”,表示尊敬。如孔子称公西华为“赤”、冉有为“求”。
B.书,可用于指一种应用性文体,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可论政,可陈情。如《谏逐客书》《与妻书》。
C.古代“室中以东向为尊,堂上以南向为尊”,故尊称教师为“西席”,“南面”为君,“北面”陈臣。
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老百姓的称呼。秦人崇尚黑色,平民百姓用黑巾覆头,称“黔首”。
2.下面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孝悌”,善事父母为“孝”,尊敬兄长为“悌”。“冬之望日”(《与妻书》),“冬”即冬月,农历十一月,“望日”即农历每月十五。
B.书信是我国古代散文的重要文体,内容广泛,形式活泼。书信体散文抒情性强,往往情、理、事熔于一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的《与妻书》为中国古代书信散文之翘楚。
C.苏洵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散文家,名列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他被称为老苏。苏洵论文与欧阳修倡导的古文革新主张相吻合。
D.“五帝”,《史记•五帝本纪》中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合纵”,指秦国拆散六国的联盟。“连横”,指韩、魏、燕、赵、齐、楚六国联盟抗秦。
二、填空题
3.加点字字音识记
眷属( ) 称心快意( ) 几家能彀( ) 婉解( )
必不能禁( )双栖( ) 抑汝能之乎( ) 使之肖我( )
4.林觉民(1887—1911),字 ,号 ,又号 ,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中国民主革命者。14岁进福建高等学堂,毕业后到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得黄兴、赵声通知,回国约集福建同志参加 (黄花岗之役),随黄兴攻打总督衙门,受伤被捕,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遗有《 》,感情深挚,充满为国牺牲的革命精神。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叙事之所以引人入胜,甚至让人欲罢不能,两种因素形成不可代替的作用:情节内部的传奇性与悬念产生强大的吸附力,人们被“欲知后事如何”渴念牢牢拽住而无法脱身;众多斑斓夺目、逼真神肖的细节构筑或者还原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令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细节是对于事件整体一个切面的捕捉、截取,或者聚焦、扩大、展示某一个点,使之成为特写镜头。
文学的细节可以是一个脸部表情、一条皱纹、一块衣襟上的污迹,也可以是一个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