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40字。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检测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虹生①十四兄亲家年大人侍右:别吾虹生十阅月,固未尝有只字与一切旧朋并无只字与虹生盖欲致虹生书即万言不能了矣。弟颓放无似,往来吴、越间,舟中之日居多,在家则老人②且不得萧闲如先辈林下之乐,况弟乎?出门则干求诸侯,不与笔砚近。幸老人有别业在昆山,距杭州可三日程,弟月必一至,内子亦暂顿于是。弟至其地,则花竹蔚然深秀,有一小楼,面山,楼中置笔砚。今日北客欲行,催我作书与虹生,墨不及浓,即在此楼之所为也。
  弟去年出都日,忽破诗戒,每作诗一首,以逆旅鸡毛笔书于账簿纸,投一破篪③中。往返九千里,至腊月二十六日抵海西别墅,发簏数之,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 中有留别京国之诗四,有关津乞食之诗,有忆虹生之诗,有过袁浦纪奇遇之诗,刻无抄胥,然必欲抄一全分寄君读之,则别来十阅月之心迹,乃至一坐卧,一饮食,历历如绘。此诗夏日必到大川店,今日固不暇也,须排比之故也。江春靡靡,所至山川景物,好到一分,则忆君一分,所至恨不与虹生偕,亦不知此生何日获以江东游览之乐,当面夸耀于君,博君且羡且妒,一拊掌乃至掀髯一相嘲相诟病。已矣,恐难言之矣。今秋努力,江浙两省为一副考官,目下为欲复晤龚定庵④而埋头作小楷,以冀一得当焉,何如?
  去年谒孔林,爱绣山⑤淳古,与其弟言及,欲缔一重姻好于君家,为他年重到之缘,许之。兹绣山书来,又承虹生作媒,欣慰!绣山降心许之,乞虹生为我致词曰“谨遵嘉命”而已,繁文缛礼,弟皆不知,此后但以一纸书来为定。外有地脚⑥一纸,乞致绣山弟,此时断断不暇作书与绣山矣。星房、星垣两同年可常常见?见时说定庵心绪平淡,虽江湖长往,而无所牢骚,甚不忘京国也。顺问阖潭安乐。
  (节选自龚自珍《与吴虹生书》)
  【注】①虹生:吴虹生,与作者同年考中,同在内阁任官,关系密切。②老人:指作者的父亲,退休后在杭州主持紫阳书院。③篪:竹箱。④定庵:龚自珍的字。龚自珍曾官至内阁中书,后被当权者排挤,辞官归隐。⑤绣山:孔宪彝,字绣山,孔宪庚之兄。⑥地脚:生辰八字、年貌履历等。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固未尝有只字A与一切旧朋B并无只字C与虹生D盖欲致E虹生F书G即万言H不能了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下之乐,辞官回乡生活。古代称辞官回乡为归林,“林下”为归隐之处。
  B.乞食,乞讨食物,作者辞官归隐,归家路途遥远,所以有时需要朋友救济。
  C.恨,遗憾,与《红楼梦》中使用的俗语“恨铁不成钢”的“恨”意思不同。
  D.博,获得,与“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促织》)的“博”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冒号前的语句和末段最后一句是旧时书信的常见用语和常用格式,前者是对对方的敬称,后者是对对方家庭的美好祝愿。
  B.作者从去年离开京城,写诗时就用旅馆的笔和纸张,然后把记录诗的纸团成团放到箱子中,诗歌内容涉及留别诗、思念诗等。
  C.作者希望虹生今年能担任江浙科举副考官,二人可以再次会面,而自己也正在认真练习虹生喜欢的小楷,表现了对虹生的思念。
  D.作者拜谒孔林时遇到绣山,因喜欢绣山的淳朴古雅,就与绣山的弟弟商讨与绣山做儿女亲家的事,绣山和他的弟弟都答应了这件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幸老人有别业在昆山,距杭州可三日程,弟月必一至。
  (2)此诗夏日必到大川店,今日固不暇也,须排比之故也。
  5.在第三段中作者希望虹生做哪些事情?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故事、中国方案正越来越多地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中华文化正越来越多地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在国内,“国学热”“儒学热”热度不减,传统文化地位日显,声望日重。
  ②谈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一个基本前提是必须厘清“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