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8960字。
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墨周庄
王剑冰
水,贯穿了整个周庄。
水的流动的缓慢,使我看不出它是从何处流来,又向何处流去。仔细辨认的时候,也只是看到一些鱼儿群体性地流动,但这种流动是盲目的、自由的,它们往东去辨认了一阵子,就会猛然折回头再往西去。水形成它们的快乐。在这种盲目和自由中一点点长大,并带着如我者的快乐。只是我真的不知道这水是怎么进来的。
真应该感谢第一个提出建造周庄水道的人,这水道建得如此科学而且坚固。让后人享用了一代又一代,水的周而复始的村庄,极大程度地利用了水,即使是后来有了很大的名气,也是因了水的关系。
水使一个普通的庄子变得神采飞扬。
我在这里突然想到了一个词:慵懒。
这是一个十分舒服的词,而绝非一个贬义词。在夜晚的水边,你会感到这个词的闪现。竹躺椅上,长条石上,人们悠闲地或躺或坐,或有一句无一句地答着腔,或摇着一把陈的羽扇。有人在水边支了桌子,叫上几碟小菜,举一壶小酒,慢慢地酌,猛然抬头的时候,原来自己坐的石凳旁躬着一座桥,黑黑地躺在阴影中。
黎明,我常常被一种轻微的声音叫醒,一声两声,渐渐地,次第而起,那是一种什么声音呢?推开窗子时,也出现了这种声音。这种木质的带有枢轴的窗子,在开启时竟然发出了常人难以听到的如此悦耳的声音。
这是清晨的声音,是明清时代的声音。也许在多少年前的某一个清晨,最早推开窗子的是一双秀手,而后一张脸儿清灵地让周庄变得明亮起来。
睡在这样的水乡,你总是能够产生疑惑,时间是否进入了现代。
那一扇扇窗子打开的时候,就好像是打开了生活的序幕,一景景的戏便开始上演。有的窗子里露出了开窗人的影像,他们习惯似的打望一眼什么;有的窗子里伸出了一个钩钩,将一些东西挂在窗外的绳子上;有的窗子里就什么也没有露出来。
晨阳很公平地把光线投进那些开启的窗子里,而后越过没有开启的窗子,再投进开启的窗子里。
周庄的四周长满了油菜花,油菜是植物类种在大地上涂抹得最艳丽的色块,它们绝不是单个的出现,如果路边和沟渠边有株零星的,也是那彩笔无意间滴落的汁点。油菜整块整块地铺在大地上,仿佛江南女子晾晒的方巾,又仿佛是一块块耀眼的黄金。
周庄的四周除了波光潋滟的水,便是这富贵的油菜花了。雨也总是在这时间来,还有蝶,还有蜂。古朴的周庄被围在其中,反差中显得极有一种美感。
在这油菜花纷攘的季节,最高兴的还是那些蝴蝶,蝴蝶是最美丽的舞者,也是最实诚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用“慵懒”一词来概括周庄人的生活状态,写出了周庄人生活闲适安逸的特点。
B.作者通过对周庄清晨开窗情景的描述,表达了对周庄依然保留着传统生活方式的赞美。
C.文中运用小桥、流水、蝴蝶、油菜花等一系列意象描绘了一幅和谐、优美的水乡
D.结尾部分通过对周庄失声夜晚的描写,营造出了周庄冷清孤寂、亦梦亦幻的氛围。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通过“晾晒的方巾”和“耀眼的黄金”写出了油菜地成块分布、色彩绚丽的整体美感。
B.文章由自己观蝶舞入迷而产生幻觉联想到庄周梦蝶,使历史典故和现实感触相交融,韵味悠长。
C.文章将笔墨全部集中于周庄的山水景色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出周庄古朴安然的风貌。
D.文章用第一人称,将“我”置身于周庄的环境之中,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对周庄的独特感受。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分)
4、文章以“水墨周庄”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标识,它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革命实践孕育革命文化。一部革命文化的产生、发展史,就是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