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190字。
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跃升,中国人推动文化建构的热情也持续上升。如何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定位中国文化,如何通过“过去”与“他者”重新理解中国文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命题。
历史学家葛兆光先生认为,要了解现代中国,需要更好地了解传统中国。在文明语境之下,特别是在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背景之下,若要更好处理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就需要对中国文化传统做更好的梳理与理解。
他借助“文化”与“文明”的分野,理解文化的特殊内涵:其一,“文化”是使民族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而“文明”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东西;其二,“文化”是一种不必特意传授,耳濡目染而获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而“文明”是一种需要学习而获得的东西;其三,“文化”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文明”处于运动过程中。那么,什么地方才最深刻地表现中国的自我或特色?他认为,从家庭、家族生发出的国家秩序,奠基于伦理秩序基础之上,这一特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正是这一传统,建构了文化中国,使得中国人和其他人有着不同的价值标准、生活习惯和精神气质。
生活在现代中国的人,当然要了解现代中国的事情,不过,要了解现代中国,可能还是要知道传统的中国。西方人有一句名言,叫做“过去即一个外国”(Thepastisaforeigncountry),那么,为什么要了解过去或外国呢?其实所谓了解“过去”也好,了解“外国”也好,都是为了了解“现在的中国”。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不知道那个过去的中国,你就没法知道现代这个中国怎么个现代法,不知道外国有什么和我们不同的文化习惯、风俗特点,就不知道中国的文化习惯风俗哪些是“中国”的。这就像你不拿个镜子不知道自己什么样,不看另一个人就无法知道自己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一样。这就是歌德说的“只知其一,便一无所知”(Hewhoknowsone,knowsnone)。特别是,现在的中国,毕竟是从传统的中国延续过来的。
如果可以回到百年以前来看中国,你就会看到,那个时候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大不一样。举几个例子,人们读的书不是休闲杂志、电脑书籍、报纸漫画,主要还是儒家的古典,以及由这些古典衍生出来的童蒙课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梳理与理解,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也能够更好地处理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共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B.家庭和家族的重要性是中国文化最深刻地表现自我或特色的地方之一。这种传统价值观念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标准、生活习惯和精神气质。
C.了解过去或外国的重要性在于拓宽我们的视野和认识范围,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现代中国,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
D.在百年以前的中国,士大夫的主要读物是儒家的古典和由这些古典衍生出来的童蒙课本、考试范文,也有一些小说、散文和诗歌。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讲我们要通过“过去”与“他者”重新理解中国文化。在这过程中,“过去”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传统,“他者”则指的是外国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B.西方人常说“过去即一个外国”,这意味着了解过去的中国或其他国家文化也许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中国。
C.通过外国人的文字记载和摄影作品,我们能够窥见百年前的中国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建筑景观、服饰风格等方面的变迁和差异。
D.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城市、现代交通和现代通信等新兴事物不断涌现,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3.根据原文,以下哪个描述最准确地说明了作者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观点。()(3分)
A.只有了解传统的中国,才能更好地了解现代中国。
B.了解传统的中国是为了理解现在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
C.只有通过家庭和家族的角度,才能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自我和特色。
D.在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了解中国文化的传统是无关紧要的。
4.中国文化的自我或特色最深刻地表现在哪里?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5.通过“过去”与“他者”重新理解中国文化的意义是什么?(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父亲的土地
朱百强
天气晴好,艳阳高照,一家一家的大铁门却关闭着,像一张张冷漠的脸,给人以排外的感觉,它们仿佛在说:没人、没人、没人!
我心急如焚,巴不得赶快找到包地的人选。
我这次回农村家中,是专门接老父亲去周城治病的。
母亲去世后,父亲独自在老宅院生活,我曾多次要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