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580字。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研究黑洞十多年,最接近我对黑洞想象的是2014年电影《星际穿越》中卡冈都亚的样子。”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黑洞研究创新团组负责人苟利军说。
  卡冈都亚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基普•索恩在科学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一个黑洞。但科学从来都不仅仅止步于想象。如今,一个名为“事件视界望远镜”(EHT)的国际合作项目决定给黑洞拍张照。来自全球30多个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个射电望远镜,分别位于南极、智利(2个)、墨西哥、美国本土、夏威夷(2个)和西班牙,组成一个口径尺寸相当于地球直径的虚拟望远镜,直接观测黑洞的事件视界。经过两年的观测、数据分析与验证,首张黑洞图像终于在北京时间4月10日晚上9点公布:人类在近邻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成功捕获世界上首张黑洞图像。这个经常出现在科幻小说与电影中的神秘天体终于露出真容了。
  照片或将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并帮助科学家研究黑洞的构造,例如其吸积盘的形成过程,喷流的方向等。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陆由俊说:“这将是目前为止最漂亮的一张黑洞照片,即使不能达到期待的清晰度,也将让我们与黑洞本质更近一步。”
  (摘编自《世界上首张黑洞图像出炉》)
  材料二
  黑洞首张照片一经发布就引发关注热潮,不仅让全球天文学界和爱好者们兴奋不已,也引发国内网友展开热烈无比的全民P图大赛。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袁强表示,公布黑洞照片这一天文盛事激发了包括中国网友在内的全球民众对于黑洞乃至天文学领域的关注与讨论热情,引起民众用多种方式来参与互动的热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自全球多国多地区的200多名科研人员,利用一个口径与地球直径相当的虚拟望远镜,历时两年,成功捕获了首张黑洞图像。
  B.世界上首张黑洞图像的公布,让全球天文学界和爱好者们对这一天文盛事兴奋不已,也引发了全球民众的关注与讨论热情。
  C.美德两家科研机构用超级计算机,通过对虚拟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进行排列、比较,消除噪音,挑出黑洞的信号并进行处理,从而“冲洗”出了照片。
  D.上海65米天马望远镜和新疆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在EHT全球联合观测中直接参与了黑洞事件视界的观测,为首张黑洞成像做出了重要贡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星际穿越》中的卡冈都亚是基普•索恩在科学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一个黑洞,如今,黑洞终于露出真容,这说明科学离不开想象力,且从来都不止步于想象。
  B.即便在超级计算机的辅助下,科学家们仍然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把世界上第一张黑洞照片“冲洗”出来,可以想象数据处理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C.将技术的突破、世界上最好的射电天文台之间的合作、创新的算法都汇聚到一起,便能打开关于黑洞和事件视界的全新窗口,从而不断获知黑洞奥秘。
  D.首张黑洞照片是科学家们联合“拍摄”到的,是全球大合作的一个产物,沈志强认为对M87中心黑洞的顺利成像绝不是此次合作的终点,将来的成果让人拭目以待。
  3.首张黑洞图像问世具有怎样的科学意义?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这样,在长期连续的变异过程中,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间细微的特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