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30字。

  4.2《扬州慢》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等。
  B.慢词是篇幅较长、配乐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引申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望海潮》《扬州慢》都属于慢词。
  C.子规,杜鹃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诗人多借之抒思国怀乡之情。
  D.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他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慢词。他善于铺叙,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其词大多反映都市的繁华风光,抒发离愁别恨。
  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黍离之悲,意思是指自己不能够得到朝廷重用,心怀忧伤之意。《扬州慢》中“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便是此义,其源典出自《诗经•王风》。
  B.古时十二时辰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晴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时辰: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一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子时就相当于现在的23点至1点,依此类推。
  C.“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初七”即农历七月七日,又称“乞巧节”;“下九”即农历每月二十九日,古代妇女置酒欢聚,嬉戏娱乐。
  D.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别对应不同地区的各个山峰,称为分野。例如参、井分别是秦和蜀的分野。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的“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内容与“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B.“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左迁”则是指升职
  C.“菩萨蛮”和“扬州慢”“忆江南”“长相思”“念奴娇”“永遇乐”等都是词牌名。
  D.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歌行一体,与乐府相近它的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富于变化
  4.下列各项不属于《扬州慢》一词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深刻含意的一项是
  A.叹“扬州芍药甲天下”而如今自生自灭。
  B.表现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苦伤感之情。
  C.遥念花的孤寂,抒发离情之苦。
  D.表现了扬州的寥落,名都的沉沦。
  二、情景默写
  5.扬州慢
  (1)《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词句:“        ”,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词句:“        。”
  (2)《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之残酷和造成的破坏之严重,并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战乱痛心疾首的词句:“        ,        ,        。”
  (3)《扬州慢》中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解除的词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