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90字。
9.《屈原列传》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补充句子:司马迁曾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指出:“国风好色而不淫,( )怨诽而不乱。”
A.周颂 B.大雅 C.商颂 D.小雅
2.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逞 《项羽本纪》
B.以刺世事 指责 《屈原列传》
C.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保存 《屈原列传》
D.不伐己功 夸耀 《淮阴侯列传》
3.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内惑于郑袖
A.信而见疑 B.方正之不容也
C.不获世之滋垢 D.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诡辩:欺诈盲论
B.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反覆:变化无常
C.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强志:记忆力强
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从容:委婉得体
二、情景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运用对比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创作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 ”。
(2)《屈原列传》高度评价《离骚》的写作内容,认为得到完整体现的人文道德与国家治理的两句话是: , 。
(3)在《屈原列传》中,“ ”一句用蝉来比喻,表明屈原远离世俗污浊的高洁品质。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含蓄”之美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中国古诗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不能不要求短中见长,小中蓄大;另一方面则与儒、道两家的思想有关。儒家诗教主张的“美”“刺”,都要求委婉曲折,温柔敦厚,乐而不淫,怨而不怒。道家则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并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儒、道两家上述思想有相通之处,即都重视“无”与“有”、“虚”与“实”、“内”与“外”、“言”与“意”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相通之处反映到诗学上面,就都以“含蓄”“蕴籍”“空灵”为美,以直语、铺排语、说尽语为不美。
“含蓄”这一说法,较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所谓“文约”“辞微”,指诗里说出来的比较简约;所谓“指大”“义远”,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