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350字。
9-1《陈情表》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情表》中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B.《项脊轩志》归有光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表达对家道中落的无限惋惜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寄寓作者平生功业无成的感叹,其中“悲”“喜”是贯串全文的意脉。
C.《石钟山记》是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游记,全文详述了出游之缘由、见闻和感想,其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D.作为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故事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篇尾构思了主人会死后双双化为鸳鸯的神话,寄托了人们追求个性独立和幸福生活的愿望。
2.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李密在向晋武帝上奏的《陈情表》中,既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诉了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文章处处有根据,句句是实情,没有空洞之言,没有浮华之语,合情合理,感人之深。
B.元代杂剧盛行,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白朴、王实甫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C.归有光,明代散文大家,后人将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称为“唐宋派”。《项脊轩志》借项脊轩之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D.《长亭送别》一折戏中,崔张二人面临分别,难舍难分,从他们临别叮嘱中,我们可以看出莺莺对张生的叮咛体贴,也可以看出她的忧郁担心,从而揭示了封建婚姻制度残害年轻人的思想。
3.下列对《陈情表》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本文开篇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表明孝比忠重要,明确表示不愿应诏,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D.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情表》中第三段首先列出晋武帝的施政纲领“圣朝以孝治天下”,为孝敬祖母找到理论依据,也为自己不立即奉诏赴职做了开脱。
B.《咬文嚼字》中,与韩愈的观点不同,朱光潜在分析“推敲”的故事时,认为“僧推月下门”比“僧敲月下门”更符合当时的意境。
C.《说“木叶”》中林庚认为,“树”是具有繁密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古代诗歌中很少出现“树叶”。
D.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指出,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都有定规。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项脊轩志》)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项羽之死》)
B.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祭十二郎文》)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