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410字。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小阅读-课内
1.《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在学生研究层面,本文体现出跨学科和哲学思辨的特点,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2.下列对《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很早就已经形成了,在盖天说之前,已有两种学说,一种是“天圆地方说”,一种是“宣夜说”。
B.盖天说是一个富有科学意义的理论学说,它找到了适合其模型的数学方法,能够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满足社会需求。
C.“浑盖之争”促成了一些重要成果的出现,如《太初历》的制订,“勾股定理”的形成,唐代的天文大地的测量等等。
D.像“浑盖之争”这种规模和深度的争论在世界文明史上绝无仅有,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严谨态度。
3.《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一文中,主要阐述的是浑盖之争,但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天圆地方”说与宣夜说之争?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在观测天象过程中对宇宙也有认识,形成了一些宇宙学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种: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盖天说以为“天圆地方”,“天象盖笠,地法覆盘”。这是对天地结构比较直观的认识。它对古代天文学的影响很大。汉代成书的《周髀算经》利用影长测量数据,试图把盖天说构造成一个天地几何模型,说明日月出入、昼夜变化等各种天文现象。但由于天地平行和圭表影长“千里差一寸”的基本假设有误,结果并不理想。不过盖天说对绘制星图、测量天体坐标来说还是很有用的。汉代有一种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均体现了古人对宇宙的认识,在中国古代宇宙学说中影响比较大。
B.《周髀算经》在说明天文现象时,由于天地平行和圭表影长“千里差一寸”的误差,结果不理想。
C.宣夜说对天文测量和天文历法没有产生实质性的作用,该说法认为“天”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
D.南朝的梁武帝在浑盖之争中的态度与做法表明了政治因素没有成为裁决浑盖是非的依据。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天说所主张的宇宙结构模式,是由“阳气轻清,上浮为天;阴气重浊,下凝为地”推断而出的。
B.探究天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目的,这起源于中国古代宇宙论强调天地人互相对应。
C.《浑天仪注》是浑天说的代表性著作,浑仪的产生是以浑天说的提出为背景的。
D.朱熹提出的宣夜说比西方著名自然哲学家笛卡尔的宇宙演化漩涡说早400多年。
6.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唐代僧一行通过实际观测,破除了一千多年来流传的“寸差千里”的谬说。
B.西汉天文学家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因非常符合实际天象被汉武帝采用。
C.葛洪以太阳落入地平线时的状态这一事实为依据,指出其与盖天说的推论相反。
D.西汉刘向在《开元占经》中的论断“日蚀者,月往蔽之”解释了日食发生的原因。
7.古人在研究宇宙结构时秉持的原则有哪些?请结合材料概括。
8.两则材料使用了哪些相同的说明方法,请举例分析。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科学史上,天文学的发展,历来波澜起伏,曲折复杂。在西方,人们熟知的是哥白尼日心说与托勒密地心说旷日持久的争论,正是这场争论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以及天文学领域哥白尼革命的发生,最终促成了近代科学的建立。殊不知,在东方的中国,在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上,也存在着类似的旷世之争,这就是中国天文学史上著名的浑盖之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