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50字。

  河北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阶段性评价(语文学科)
  一、(本大题共11小题,第1~4、9~10每小题2分,第5、6~8、11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静谧(mì) 侍弄(shì) 粗犷(kuàng) 莅临(lì)
  B.姊妹(zǐ) 徘徊(huí) 酝酿(niàng) 倜傥(tǎng)
  C.欹斜(qī) 菡萏(dàn) 窠巢(kē) 脑髓(suí)
  D.宿儒(sù) 贮蓄(zhù) 蝉蜕(tuì) 匿笑(n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澄清   造访   人声鼎沸   美不胜收
  B.憔悴   决别   各得其所   恍然大悟
  C.吝啬   分歧   花团锦促   喜出望外
  D.渊搏   高邈   咄咄逼人   不求慎解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题目中的“龙标”和正文“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都指王昌龄。
  C.《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京剧表演及脸谱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B.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超技艺的支撑。
  C.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
  D.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5.下面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点题,“客路”与“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流露出诗人羁旅漂泊之情。
  B.颔联中“平”“阔”“正”“悬”四个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C.颈联用“生”“入”二字将“日”与“春”拟人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D.尾联呼应首联,写诗人希望从大雁那里得到友人的消息,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6~8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6.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③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④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A.①比喻 ②拟人 ③比喻 ④比喻 B.①排比 ②拟人 ③比喻 ④拟人
  C.①排比 ②拟人 ③比喻 ④比喻 D.①比喻 ②排比 ③拟人 ④比喻
  7.对这段文字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对“拔何首乌”的细致描写,表现了“我”小时候极富好奇心,向往成神成仙的迷信心理。
  B.这段文字,从听觉、视觉、味觉等多角度描写景物,写得形、声、色、味俱全,是景物描写的典范。
  C.这段文字选择词语特别见功力,如写叫天子用了一个“窜”字,准确地体现了其“轻捷”的特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