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940字。
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数学是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为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学问,数学思维是按照数学规律考查和研究对象的思维方法。数学思维是抽象思维,属于高级思维形式。但是思维形式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常常相互渗透。所以艺术活动中也常常渗透着数学思维。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是数学思维的典型代表。他认为,“数,乃万物之原因和根本”。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的本体论命题,也被运用于对艺术领域的分析。他们注重和谐的概念,而和谐离不开数量关系。毕达哥拉斯发现了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弦长距离的关系,是最早运用数学思维思考音乐和谐问题的学者。他的弟子阿尔居塔斯还研究了音程(音声与音声在高度上的距离)现象。毕达哥拉斯学派揭开了西方研究数学与音乐关系之序幕。后来,开普勒、伽利略、欧拉等思想家都对此做过专门研究。数学学说成为西方音乐思想的基础之一
基于数量关系的和谐,能够说明数学思维在艺术领域运用的普遍性。在美术作品中也是这样。具有数学原理基础的透视法在绘画中的运用,是西方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对透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说:“任何人类的探索活动也不能成为科学,除非这种活动通过数学这种表达方式和经过数学证明为自己开辟道路。”他认为,绘画的目的是再现自然界,而绘画的价值就在于精确地再现,故而绘画是一门科学,同其他科学-样,其基础是数学。
对于形体的审美评价也倚重于数量描述。比如,大大的眼睛、苗条的身材等。反之亦然,五短身材、眼斜嘴歪等负面审美判断也是依据数量、位置等数学关系。因此,绘画构图中要考虑形体的结构和比例。著名的黄金分割比例在绘画和设计中的运用,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除了简单的形体构图,色彩和明暗的设计也反映了数学思维。比如,色调的冷暖程度、色系或明暗的过渡,都有个比例关系。超过一定的比例就是夸张,背离了艺术的真实。比如,“明眸善睐”固然是女孩可爱的标志,但没有必要把人的眼睛画成探照灯的亮度。
当然,艺术的真实与客观真实并不等同。在绘画等艺术中的事物之数量关系不必完全与现实事物相同。艺术创造所运用的符号形式在尺度上本身就包含适当的弹性。比如,绘画固然可以反映现实中美的事物之原貌,但不必追求百分之百的“真实”,包括各种数量比例关系。这就是摄影技术出现之后,绘画并没有被取代的原因。
尽管如此,艺术的真实仍然不能脱离现实。中国画没有被视觉规律束缚,为想象和意境留有余地,却也没有过于偏离现实事物外形中蕴含的数量关系的规律。当人们欣赏水墨山水的时候,心中流淌的是和谐的旋律。另外,中国古代建筑讲究对称、方正。其中,既有审美的追求,也运用了数学思维。
文学领域当然也有数学思维。比如,中国古诗尤其是格律诗,每一句都有固定的字数。这种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当然也离不开数学规律。2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数学思维属于高级思维形武艺术活动与数学思维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两者可以相互渗透。
B.中国格律诗的每句都有固定的字数;这种独特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正是数学思维发挥了关键作用。
C.毕达哥拉斯认为“数,乃万物之原因和根本”,这观点作为基础理论,也被运用于对艺术领域的分析。
D.艺术的和谐本质上是数量关系的和谐,音乐的教育也可以借助数学思维,发挥音乐启迪心智的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学原理基础在绘画中的运用是西方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达.芬奇对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认为绘画的价值就在于精确地再现,绘画的基础是数学。
B.对形体的审美评价常常倚重数量、位置等数学关系,因此,绘画构图要充分考虑形体的结构和比例,著名的黄金分割比例的运用,充分证明了这点。
C.艺术形式的数量规定性是数学思维沟通不同艺术类型的基础,许多艺术领域都具有数学思维,其中音乐和绘画领域更是能够反映艺术与数学思维的关系。
D.不同艺术领域之间具有类似的数量变化规律,能使沟通转换成为可能,因此将乐曲改编为绘画作品同样能给人带来审美享受。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证明“艺术活动中渗透着数学思维”的一项是(3 分)
A.琴弦中,当两个的弦长成为简单整数比时,同时或连续弹奏,所发出的声音是和谐悦耳的。
B齐白石画的虾是五节,但真虾有六节,实践证明,五节虾在纸上表现出来的是最生动最好看的。
C.罗丹在创作思考者时,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人体的姿势和表情,将思考者的形象形象化地展现在雕塑作品中。
D.十九世纪的英国天文学家查尔斯.史密斯发现,金字塔的边长乘以2再除以高刚好等于圆周率。
4. 请结合文本分析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如何处理艺术真实与客观真实的辩证关系。(4分)
5.下面是中国传统剪纸“鱼",画面非常和谐,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弟兄夜话 蒋光慈
江霞在冰雪的M城居了数年,深深地习惯了M城的生活。现在忽然归到灰色的中国,并且是归到黑暗萃聚的上海,一切眼所见的,耳所闻的,与在M城迥然不同,这的确不能不使他感觉着不安。论起物质方面城,这里应有尽有,有什么不及M城的地方?难道说M城比上海还美丽些么?江霞为什么感觉着不安?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