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160字。
名著阅读
1.名著阅读。根据下列各句描写的内容写出相应名著中的人物。
(1)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朝花夕拾》
(2)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朝花夕拾》)
(3)那怪笑道:“睡着!睡着!莫睬他!我有天罡数的变化,九齿的钉耙,怕甚么法师、和尚、道士?”(《西游记》)
(4)头裹团花手帕,身穿纳锦云袍。腰间双束虎筋绦,微露绣裙偏绡。凤嘴弓鞋三寸,龙须膝裤金销。手提宝剑怒声高,凶比月婆容貌。(《西游记》)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1. 寿镜吾(或寿怀鉴) 衍太太 猪八戒 铁扇公主(或罗刹女)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1)本文段出自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根据外貌描写“高而瘦”“须发都花白了”“戴着大眼镜”,形象特点“方正,质朴,博学”可知,此人是“我(鲁迅)”三味书屋的老师寿镜吾先生(寿怀鉴)。
(2)本文段出自《琐记》;记叙的是衍太太表里不一,冬日怂恿孩子们吃冰的事;“她”就是衍太太。
(3)根据语句中“我有天罡数的变化,九齿的钉耙”可知,“我”是猪八戒,“九齿钉耙”是猪八戒的武器。
(4)本文段出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是罗刹女得知孙悟空来敲门唤丫鬟“取披挂,拿兵器来”,穿戴好时对“罗刹女”的描写。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又名孙行者,请结合故事情节解说这两个名字的得名缘由。
2.“孙悟空”示例:孙悟空去灵台方寸山找菩提祖师学艺,祖师听说他无姓无名,看他走路像个猢狲,就叫他姓“孙”,又按辈分排到“悟”字,所以给他起“孙悟空”。“孙行者”示例:唐僧从五行山下救出孙悟空,听说他已有“孙悟空”的法名,看他的模样像个小头陀,就给他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即“孙行者”。
【详解】本题考查孙悟空名字的由来。
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大到顶天立地。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胜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孙行者,两个名字的得名缘由:
孙行者——是唐僧取的称呼,在西游记中,也以“行者”称孙悟空。唐僧从五行山下救出孙悟空,听说他已有“孙悟空”的法名,看他的模样像个小头陀,就给他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即“孙行者”。
孙悟空——菩提祖师所取的名字。孙悟空去灵台方寸山找菩提祖师学艺,祖师听说他无姓无名,看他走路像个猢狲,就叫他姓“孙”,又按辈分排到“悟”字,所以给他起“孙悟空”。
孙悟空还有其他名字,如:
美猴王——孙悟空刚出生时,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后成为众猴之王,因此自称美猴王。
齐天大圣——孙悟空在第一次天庭招安后,因自感受骗反下天庭,回到花果山中,自封齐天大圣,后天庭被迫承认该封号。
弼马温——第一次到天界时所封官职。
斗战胜佛——孙悟空取到西经后佛祖册封的佛号,可说是表扬孙悟空战无不胜,并一路护卫唐僧取经的功绩,其名号可在一些佛经中见到。
3.小说中的矛盾冲突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请从以下同目中任选一回,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3.“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三次变化凡人接近唐僧,均被孙悟空识破。唐僧肉眼凡胎,认为悟空滥杀无辜,在悟空第三次打白骨精变化的老者时,唐僧念动紧箍咒加以阻止,最终悟空忍痛将白骨精打死。“三打白骨精”在显示悟空桀骜不驯的同时,还表现出他坚持真理的执着精神。
【详解】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矛盾冲突的作用分析。
解答此题,首先明确矛盾冲突在小说中的作用,然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