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60字。

  明德教育集团八年级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时量: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为营造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明德“校园之声”广播站收到一批新闻稿件,让我们一起来审稿吧!
  1.下面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播报中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如:沥尽心血(xuè)、诘责(jié)、深恶(wù)痛疾。
  B.播报要注意读音准确,如“绯(fěi)闻”不能读成“绯(fēi)闻”,“悄(qiāo)然”不能读成“悄(qiǎo)然”,“雾霭(ǎi)”不能读成“雾霭(ài)”。
  C.新闻稿要注意形近字的字形,如:馈赠、溃退、振聋发聩。
  D.新闻稿要注意成语的书写,如:“眼花潦乱”要写成“眼花缭乱”,“人情事故”要写成“人情世故”。
  2.请你选出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
  近期热映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群像为主角,带领我们重回那①_____的战场。电影呈现了恢弘磅礴的战争场景,具有史诗气象;尤其这些用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与敌人对抗的志愿军们,为了最终的胜利,他们②_____,不惜牺牲自己。他们对国家与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令在场的观众无不③_____ 。
  A.①震耳欲聋     ②殚精竭虑     ③心潮澎湃
  B.①惊心动魄     ②处心积虑     ③慷慨淋漓
  C.①震耳欲聋     ②处心积虑     ③慷慨淋漓
  D.①惊心动魄     ②殚精竭虑     ③心潮澎湃
  3.请你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①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②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③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④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A.①       B.②       C.③      D.④
  4.请你选出下列排序中最恰当的一项(    )(2分)
  ①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气温之变;
  ②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四季的不同阶段;
  ③节气命名反映季节、气温、降水、物候等变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
  ④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降雨量、降雪量的多少;
  ⑤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反映动植物、庄稼等随物候发生的变化。
  ⑥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与排序,留心观察,其中大有学问。
  A.⑥③②①④⑤     B.③⑥②④①⑤     C.③⑥②①⑤④    D.⑥④②①⑤③
  5.请你选出以下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
  A.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大部分。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父苏、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C.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等,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为灯节。古诗“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描写的就是元宵节的盛况。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为八句一首,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每两句成一 联,共计四联。
  6.古诗默写(6分)
  心境不同,诗人看到的风景就不同。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王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展现了边塞的雄奇风光;白居易借禽鸟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7.综合运用(6分)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盛。”为了让同学们深刻理解“诚实守信”这一品质,初二(六)班召开“人无信不立”的主题班会。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名言,准备作为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其中与“诚信”无关的一句是(    )(2分)
  ①无转其信,虽危不动。        ②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③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④言不信者,行不果。
  A. ① B.② C. ③ D. ④
  (2)会上大家积极分享社会中人们诚实守信的新闻。请你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个字。(4分)
  湖南长沙,河西大学城有一间无人书店,藏有10万册图书,店内无人值守,全凭顾客诚信买单。店主李大姐只有晚上下班以后才打理一下书屋,其他时间无人值守,顾客自觉放钱买书,丢书的情况很少。李大姐称,正是顾客的诚信才让无人书屋得以长存,她表示会不忘初心,坚持做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共48分)
  (一)诗歌鉴赏(6分)
  秋夜
  唐??方干
  度鸿惊睡醒,欹枕已三更。
  梦破寂寥思,灯残零落明。
  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
  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
  【注】欹:qī,依靠,倚靠。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睡醒”“欹枕”写出了诗人在秋夜里被鸿雁惊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