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420字。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16分)
某校学生在元旦期间开展“蜀门秦关,思古幽情”探究活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川陕道上,边界分野处竖起高高牌楼,北刻蜀门,南镌秦关。站在秦关蜀门,前后回望,倒有了思接千载之xiá【】想。这门之内、关之外、门与关之间相互缠绕着诸多问题,只要关乎空间,就联结时间。【A】
李白早就叹息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不论北方还是南方,人的习性是相通的,他有一种内驱力,就是要使生命的意义登峰造极,不断地去创造和发现,拓展和丰富。或许最初居于秦岭北侧的周人秦人与秦岭南侧的蜀人巴人,仅仅只是为了访古猎奇,沿着温润平缓、植被茂密的河谷,一边采集,一边狩猎,辗转迁徙,长期探索,终于认识到了隔绝八百里秦川与巴蜀沃野的秦巴山岭中,竟然有路可通。
秦巴巍峨,横空出世,形胜天下;蜀门秦关,雄jù【】川陕,协合南北。蜀门与秦关之间,几千年的时光,演绎了多少壮歌,成就了多少典故,大事件,小插曲,慷慨悲歌,浪漫情怀,多个城市的舞台轮番上演着蜀门与秦关的佳话。关门基址,古名天上,后为汉王台,今称望红台。昔有米仓道,今建二南路,北上三秦通中原,南下四川达成渝。川陕交流,要塞枢纽。安民倡谊,永结秦蜀友好。
人类征服的欲望永无止境,再高的山也挡不住,再深的谷也堵不住,再危险的道也敢去涉足。蜀门秦关,对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来说,九牛一毛,但对于古人的穿越也不亚于上天揽月。时下,随着西汉高速贯通,变成通衢大道,但蜀门秦关本身承载的历史文化意蕴却依然会散发恒久的光芒,这蜀门秦关的牌楼,则必定是打开思古幽情的一柄钥匙。
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人【】中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遐 shòu 踞 shū B.遐 shǒu 锯 qū
C.暇 shòu 踞 shū D.暇 shǒu 锯 qū
2.文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登峰造极 B.访古猎奇 C.永无止境 D.九牛一毛
3.文中画线语句有语病,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只要关乎空间,就联结时间。(将关联词“只要……就……”改成“既……又……”)
B.不断地去创造和发现,拓展和丰富。(将“创造”和“发现”交换顺序)
C.多个城市的舞台轮番上演着蜀门与秦关的佳话。(“上演”改成“传颂”)
D.随着西汉高速贯通,变成通衢大道。(在“变成”前加主语“蜀门秦关”)
4.填人文中【A】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①遥想远古,铁器尚未出现,火药也没发明,更谈不上开山技术与设备。
②况且还有虎熊狼豹,古人是怎样穿越蛮荒险峻的秦岭巴山呢?
③巍巍秦岭,茫茫巴山,横断川陕,亘古便为人类沟通一大屏障。
④秦岭最窄处也有两三百米,植被茂密,没有人烟,完全可能迷路。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二、文化??探究(34分)
5.(2022上??浙江??九年级期末)小文对苏轼与他人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探究,请帮他补全表格。(10分)
“苏轼的文人圈”专题探究
和苏轼的关系 姓名 教材中的“文人圈”
苏轼的偶像 范仲淹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写下“① ,② ”,体现他忧国忧民、心系国家的博大胸襟。
苏轼的伯乐 欧阳修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③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为自己留下了饮酒时的特写镜头。
苏轼的弟弟 苏辙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④ ,⑤ ”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与祝福。
苏轼的学生 秦观 秦观在《行香子》中用“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⑥ ,⑦ ”表达自己的酣畅心情。
并称“苏辛” 辛弃疾 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用一句“⑧ ,却道‘天凉好个秋’”感叹人生的无奈。
小文的探究发现 通过对苏轼及与他相关人物的故事、作品的梳理阅读,我们看到了立体的苏轼形象。例如,他把范仲淹视为偶像,可见他也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他与弟弟分隔两地,依然接受现实,写词宽慰,可见他的洒脱豁达:他和辛弃疾并称于世,可见他卓越的诗情才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