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50字。
《木兰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 了解诗歌的大意。
3. 人物性格的把握。
(2)过程与方法:
1. 朗读诗歌,疏通文意。
2. 把握《木兰诗》中的艺术形象。
3. 展开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和韵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习木兰勤劳、善良、纯真、质朴、勇敢无畏的品质。
2. 体会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
(4)教学重难点:
1. 积累文言词语。
2. 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评价木兰这一巾帼英雄。
3. 品味诗歌的民歌色彩。
二、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品读法、讨论法、联想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简介作者及作品。学生齐读课题及作者、作品。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由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导入。学生交流相关资料及观看影片的感受。教师小结:柔弱的女子要扮演刚健的男子,而又要演出“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效果,真是难为了花木兰,然而我们的女同胞——花木兰却做到了,并且为世人所叹服,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木兰诗》,走进花木兰的生活,解读花木兰的一切!学生齐读课题及作者、作品。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概括。(2)在这个故事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学生思考、交流、明确。(1)本文写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2)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很多,如木兰纺织、木兰买装备、木兰上战场、木兰战功赫赫、木兰辞官回家等等,谈印象时尽量说清楚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三言两语)。学生认为难以理解的地方可作简单板书,以供后面教学时突破。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教师范读(也可听录音),学生仿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教师巡回指导并点评。(3分钟左右)(根据实际需要提问并纠正。)
2. 学生互读课文并互译诗句,体会民歌的语言特点。(注释中没有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不必多讲,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抽查并点评。(3分钟左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