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070字。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1至8页,答题卡1至4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3.1-3题使用2B铅笔涂答题卡,4-20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题卷上答题不得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为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沂水县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以“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力量”为主题的语文学习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完成各题。
  一、【崇尚英雄,热爱祖国】(8分)
  阅读下面两段学生摘录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中,形势间不容发之际,英雄们即使形(   )骨立,但依旧信仰坚定、_______;在波(   )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在和平年代,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_______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英雄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能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_______,更在于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崇高风范和英雄精神。
  【乙】“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 a ;赞美祖国的山河, b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 c ……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凝聚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1.依次填入【甲】文括号内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jǐ  fà  销  澜 B.jí  fà  消  斓
  C.jǐ  fā  销  澜 D.jí  fā  消  斓
  2.依次填入【甲】文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视死如归  凝聚  挺身而出 B.两肋插刀  聚集  铤而走险
  C.视死如归  聚集  挺身而出 D.两肋插刀  凝聚  铤而走险
  3.【乙】文a、b、c处应填的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为之沉醉为之感动②为之奋斗为之牺牲③为之描画为之歌咏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4.【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二、【含英咀华,滋养生命】(共22分)
  (一)(7分)
  5.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九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很多优美的古诗文,以下是小文同学的分类整理,请你帮忙在空缺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类别 诗文名句 作者出处
  文中“景” (1)      ,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
  (3)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诗中“情” (4)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5)一上高城万里愁,       。 许浑《咸阳城东楼》
  诗中“哲理” (6)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中“典故” (7)       ,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二)(4分)
  6.阅读下面诗词,完成题目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借月寄情,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在以上的诗句中分别借月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三)(11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