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20270字。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2月月考试卷
(完卷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一、积累运用(20分)
1.按要求填空(8分)
(1) ,惊涛拍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
(3)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
(4)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 根据要求作答(12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A )。(3分)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①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 ②就不能不学习文化
③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 ④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
A.④②①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④③①②
(2)下列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是( D )(3分)
A.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C.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D.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分)
同学们来到七宝老街,看到蒲汇塘桥上有一幅对联,气势非凡,颇有意味,可惜的是,下联有一个字脱落了。下面所给的字放进去最合适的是( )
上联:东南三泖绿水源流远
下联:西北九峰青山气势□
A.壮 B.幽 C.大 D.深
(4)以下“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分)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6小题。(14分)
材料一
①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其思想基础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也在于儒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理想。
②中国古代“文如其人”说的支持者众多,如叶燮所说的“诗是心声,不可违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