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960字。
谯城区十河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复习
语 文 试 题
考生注意:
1、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券”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山水之美,古来共谈。在富春江,有耳之所闻的“ , ”(吴均《与朱元思书》)蝉鸣猿啼;在西湖,有身之所感的“ , ”(《欧阳修《采桑子》)水面澄静光滑,舟行不知;在南山,有眼之所见的“ , ”(陶渊明《饮酒》)日暮归鸟。
(2)边塞风光在诗人笔下常常千姿百态,气象壮阔。王维《使至塞上》中,用“ , ”两句写出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用“ , ”两句渲染了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难怪中国民间流传他有各种神奇的本领:能够看到百里以外,能够上天飞行,精通道教法术,zhū如在敌人面前呼风 huàn雨。迷信的人相信他刀枪不入——不是无数的枪炮弹药都没有能打死他吗?也有人说他有死而复活的能力——国民党不是一再宣布他已死亡,还详详细细地描述了他死去的情况吗?在中国,有的把他看成是危险的威胁,有的把他看成是希望的明星。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精通( ) zhū( )如 呼风 huàn( )雨 威胁( )
(2)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3)以上文段选自美国记者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文段中的“他”指谁?《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是什么?(3分)
(4)斯诺在序言中说:“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而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请结合著作的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3、学习了《周亚夫军细柳》,班级拟开展以“走进《史记》”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3分)
(1)下列成语故事都出自《史记》,请写出下列成语故事中的一个人物的名字。(4分)
①完璧归赵( ) ②一言九鼎( )
③多多益善( ) ④破釜沉舟( )
(2)联系课文《周亚夫军细柳》内容,参考上联,请从皇帝的角度写出下联。(2分)
上联:亚夫军细柳,军纪严明。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喜爱的古代将军”评选活动中,一位同学向组委会推选了周亚夫,请你帮他写一段推荐词。(4分)
(4)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说你对这句评价的理解(3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萧萧白杨
许冬林
①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异心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②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是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
③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
④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亲眼看见,才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