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7860字,答案扫描。

  甘肃省酒泉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的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豊示是指一种仪式。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
  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乡民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因而属于外国学者所说的“有机的团结”。
  B.在乡土社会中,人们可以得到随心所欲而不加限制的自由,这是因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
  C.“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种信任是乡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信任,它建立在乡民对契约精神的高度自觉性上。
  D.虽然时代日新月异,中国人在乡土社会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仍然有其重要的存在价值,我们应该坚守这一优良传统。
  2.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特点及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字形分析法对“礼”字进行解释,是为了证明前文观点——“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
  B.文章举曾子易箦的例子,论证乡土社会的礼治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
  C.文章通过对比之法,分析了“礼”“法律”“道德”这些概念的不同之处,指出了乡土社会以“礼”来维持的特点。
  D.文章最后一段做了总结:礼是传统,是由整个社会历史所维持的,礼治社会不会在如今的快节奏的时代中出现。
  3.结合两则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乡土社会“礼治”精神的一项是(3分)(    )
  A.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B.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C.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D.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4.材料一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5.为什么作者说孔子所说的“礼”不是法律,也“不同于普通所谓的道德”?请结合材料二画线部分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湖底的书香
  白荣敏
  ①湖泊是造化的眉眼。那一汪清凌凌绿莹莹的湖水,给粗犷的大山增添了一些柔媚。翠屏湖,让汉子一样的闽东山区古田县,有了诗性的润泽。
  ②翠屏湖是一个人工湖。我们造访的时节,它还未进入汛期,发电用水使翠屏湖水位降低。露出了一溜儿黄色的土棱。新建的溪山书画院就在景区的入口处附近,看着崭新的建筑,我体味到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的用心,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旧溪山书院已没在湖底的某一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