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140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3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狭隘(ài)呻吟(yín)刨根问底(páo)
B.纯粹(cuì)干涸(hé)气喘吁吁(yù)
C.鄙薄(bǐ)滑稽(jì)沉默寡言(ɡuǎ)
D.厌倦(juàn)琢磨(zuó)拈轻怕重(niǎn)
2.找出下列句子中错别字并加以改正。(3分)
(1)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溢求精。( )—()
(2)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逢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
(3)他们开始嘲笑我,发出嘘声,然后继续向上爬,这样他们就可以从涯顶绕道回家。
(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提案大王”马志伟曾对媒体感慨:“委员履职过程中不能见异思迁,要把久久为功当作一种追求。”
B.开拓者们毅然选择扎根这不毛之地,用他们独有的热情和生命力不断向前推进,最终将这片“无人区”变成了产业新城。
C.对于医务工作者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来说,还要精益求精,因为责任使命重于泰山!
D.这座坍塌的煤矿下还有五六个工人,我们一定要刨根问底,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救出来。
4.读下面的语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一个人讲规矩,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有损人品、有亏德行,()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讲规矩,既是凝聚人心的需要,也是事业兴旺的保证。
A.文段中加点的“规矩”意思是一样的,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都是名词。
B.文段中的括号内可填入关联词语是“不但”“而且”。
C.“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条理分明,更具逻辑性。
D.画线句“这样的人”指的是“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
5.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10月20日晚,百个网站总编穿上雨衣,登上黄鹤楼,极目远眺,武汉的繁华夜景尽收眼底。
B.黄鹤楼夜游项目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通过建筑搭配动画光影特效以及灯光设计的渲染,将黄鹤楼与楼前的揽虹亭、瞰川亭连为一体。
C.黄鹤楼前12块移动屏,使用了程控纱屏车技术,可以根据楼宇设计移动。
D.黄鹤楼以黄鹤楼公园为载体,以黄鹤仙子为主角,选取园内八处景点,贯穿黄鹤仙子的缘起、期盼、呼唤和回归。
6.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走一步,再走一步》描述了作者童年时的一次冒险以及在父亲的帮助下走下悬崖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