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890字。

  黑龙江省哈尔滨南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请按照题号的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又是一年冰雪季,哈尔滨这座冰雪之城又呈现出迷人的风姿。
  坦荡如坻的松花江,江面上彩旗猎猎,承载着人们劳作的欢乐。一方方晶莹剔透的冰块被工人们从冰封的江面取出, 经过精心的打磨、设计、拼接,建成巍峨神奇又自出心裁的冰雪大世界。“冰雪大世界”的竣工,标志着哈尔滨的冰雪节正式拉开序幕。
  各种冰雪活动异彩纷呈,冰雕雪雕惟妙惟肖,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
  走在华灯初上的中央大街,游人磨肩接踵,络译不绝。人们欣赏着极具异域风情的建筑挑选着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品尝着独具风味的美食,感受着北国冰城人民的炽热情怀,体会着冰雪盛宴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
  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承载(zǎi) B.晶莹剔透(tī)
  C.炽热(zhì) D.惟妙惟肖(xiāo)
  2.上面语段中画线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自出心裁 B.坦荡如坻
  C.络译不绝 D.磨肩接踵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B.祖国的自然山水,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
  C.那一刻四周杳无消息,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
  D.他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古琴演奏家。
  B.2022年我国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了大约140.8%左右。
  C.《红色气质》一书,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中国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奋斗。
  D.开放合作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而且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周树人——《朝花夕拾》
  B.苏轼——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
  C.朱自清——散文家——《子夜》
  D.法布尔——法国——《昆虫记》
  6.【语段探微】“自有这个想法开始,水稻就伴随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的一生。”这句话是从某同学摘抄的文段中抽出来的。若还原的话,放哪一处更为恰当?(   )
  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遭遇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①“没有粮食吃,什么事都干不出来,所以我决定从事水稻的研究。”②从萌发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到发表论文首次向世界宣告“水稻的雄性不育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从3000多个杂交组合试验不尽人意,到成功实现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这一路艰难求索,袁隆平走得并不顺畅——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③尽管如此,他仍数十年如一日下田仔细照看他的"宝贝",遇上雨天更要赤膊抢救。④一次次苦心经管、历经失败、终于取得突破。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面情境中,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台湾诗人余光中参加一次文艺奖项的颁奖晚会,获奖者大都是黑发晚辈,只有余光中是白发老者。余老风趣睿智的致辞赢得了阵阵喝彩。
  A.“我这老头子能和年轻人一同获奖,可以证明评委是公正的,一视同仁的。”
  B.“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年轻人能够赶上我,我深感欣慰!”
  C.“我虽然老了,但我的心态年轻,我不服老,所以能和年轻人同台获奖!”
  D.“一个人年轻时同老头子一同获奖,表示他已经成名。可年老时还能同小伙子一同获奖,说明他尚未落伍。”
  8.按教材原文填空。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3)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