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00字。
高一期末复习之必修上课内诗歌内容理解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
重点: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风格特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咏古抒怀,雄浑苍凉,境界宏阔。尤其是写景、咏史、抒情一体的写法。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登高凭眺、怀古伤今,豪迈悲壮。尤其是用典。
《声声慢》朴素清新的口语,通篇写愁,婉转凄楚。尤其是起句的十四个叠字,体会叠字中包孕的情感及其递进层次。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大江东去”三句,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创造了一个辽阔旷远深沉的意境,为英雄人物出场营造气势。
B.下阕“遥想”六句,塑造了年轻有为,春风得意,儒将风流,从容闲雅,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写尽了周瑜的风采才华,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感慨。
C.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从“江山”联想到人事,都用历史上英雄的得志来反衬自己的“失意”。两词结尾的情调不同,苏词激愤、高昂,辛词低沉、抑郁。
D.本词将写景、咏史、抒情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
(2)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苏轼开北宋豪放词之先河,结合本词简析“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阅读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词人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
B.“可堪回首”一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面内容具有了深刻的政治意义,而且也表达出了词人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