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450字。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总分:14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第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麋子(mí)      羁绊(jī)      恬静(tián)
  B.纨绔(wán)     蕴藻(zāo)     行辈(háng)    闭塞(sāi)
  C.分量(fèn)     冗杂(rǎng)     撺掇(cuān)    踱步(duó)
  D.亢奋(kàng)    静穆(mù)     驀然(mù)     斡旋(w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踊越  争讼  门槛  变换多姿      B.羁绊  怠慢  幅射  惊心动魄
  C.落幕  皎洁  恣意  元气淋漓      D.家眷  渺远  诱惑  兴高彩烈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说,“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说的是有着魏晋风度的人物和幽深精微,令人叹为观止的晚唐诗歌。
  B.近日,在女足世界杯第三天的比赛中,美国队与泰国队的比赛以13:0的比分戛然而止。 C.语文考试考差了,小雨知道是因为自己没有复习好,关键是该做整理的时候不做,寄希望于老师画重点,她这时候大彻大悟还不算晚。
  D.作为班长,小真劳动的时候总是能够很好地协调分工,让每个人都能发挥特长,大家都说小真起到了马前卒的作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B.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C.团结一致是能否战胜疫情的关键。
  D.2020年12月23日,全国“中小学数字教材实践研究”项目语文课例展示活动在江津区举行。
  5.将下面句子排成语意连贯的段落,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非物质状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现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
  ②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④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
  ⑤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A.⑤③②④① B.③⑤①④② C.⑤④①②③ D.③⑤②④①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写了作者故乡的风俗民情,描写了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象,是鲁迅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有浓郁的陕北风情。
  C.《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D.《灯笼》是吴伯箫在20世纪30年代写的一篇散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4)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达到物我两忘的佳境。
  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第8~11题,共10分)
  (一)语文综合运用(5分)
  8.根据语境,依照画线句子仿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语言运用。
  学校组织“发扬雷锋精神,做21世纪优秀青年”活动,主题班会上,出现了“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雷锋是三月来了四月走”等不和谐的声音,作为新世纪青年人的代表,你怎样应对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A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