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820字。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4.01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2022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自然语言大模型可以根据人类指令,迅速完成写文章、绘画、作曲甚至制作视频和动画等任务,其“创作”涉猎的范围几乎可以媲美人类,而且水平随着训练量增加还在不断提升。伴随各类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巨大空间。
②用户在人工智能端口界面输入提示文本,就能够便捷地启动智能化写作、作曲、作图,或生成短视频、游戏段落等。我国至少已经出版了两本人工智能程序生成的诗集。其中,有的单纯使用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生成诗歌作品,有的则采用图文互驱动模式,在观感上呈现为一首诗搭配一幅画的形式。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或然世界”人工智能画展上,人工智能化身数位不同风格的虚拟画家,分别创造性地演绎人类美术史上的经典风格。
③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音乐方面的表现也值得关注。用户先将自己喜爱的音乐曲段复制到信息轨道上,人工智能模型通过风格调色板来确定作曲风格,进而在文本指令下完成音乐类型、节奏快慢和整体时长等必要设定,就可生成一段有模有样的音乐。如果将视觉化工具整合在作曲程序中,人工智能还可以创作带有高度情感特征的新作品,将图像转换为数据集,精准分析用户需求,量身打造适合不同场景特点的个性化、情感化曲目。在文艺实践中,已经有电影作品采用人工智能生成的乐曲作为配乐。
④当文本写作、图像生成和音乐曲段都能够交给人工智能完成,距离人工智能制作电影也就越来越近。目前,多家影视公司与科技机构联手,共同开发用于制作电影长片的人工智能程序。虽然尚无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完全实现这一技术创新,但人工智能已经被用来编写剧本,甚至为影片选角、设计分镜头和剪辑片花等。一些流媒体平台还特别开设了人工智能实验片频道,专门播放由人工智能制作的短片。尽管这些作品的完成度还不理想,却推动着人们不断攻克人工智能影像创作的技术难题。
⑤正如对艺术境界的探索没有终点,技术创新也永无止境。在多种技术交织而成的新型创作语境中,理解人机交互模式、探索人机协同应用场景,是智能时代进行文艺创作的新要求。面对加速更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人类的文艺创作会发生哪些变化?创作者要做出哪些调整才能更好地应对智能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⑥首先,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入将艺术创作分为有人工智能辅助和无人工智能辅助两类。国外已有多家期刊发布公告,明确拒绝接收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有的科幻杂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然语言大模型“创作”能力强,涉猎范围广,而且随着训练量增加,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B.人工智能程序既可以单纯使用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生成诗歌作品,也可以采用图文互驱动模式生成诗配画作品。
C.随着技术难题不断被攻克,人工智能已经能够编剧本、选角色、设计分镜头、制作电影长片、剪辑片花等。
D.人工智能辅助艺术创作,能在很短时间内产出批量内容,但其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创作者披沙拣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搭建的各类云计算平台越多,数据量增长就越快,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应用空间也就越大。
B.生成式人工智能目前虽未撼动人类创作者的主体地位,但随着人类数字素养的提升,公认的人工智能艺术家的出现或未可知。
C.对人机协同创作者而言,有效组织人工智能所能理解的语言,形成最优指令,最大化释放人的潜力,是重要的数字素养。
D.生成式人工智能催生的产品会影响到文艺创作的艺术性和原创性,因而艺术创作的诗意和灵感就显得弥足珍贵。
3.下列选项中,与本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
A.人工智能的写作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人类写作的局限性。人类只有写出更有原创性的作品,才不会被取代和淘汰。
B.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既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类可以很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丰富自己的文艺创作。
C.尽管对人工智能介入文艺创作褒贬不一,但无论文艺家还是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在一点上是有共识的,那就是:艺术家要保存人类的创造力。
D.人工智能不是诗人和艺术家,但在它的协助下,诗人和艺术家的潜能将被极大激发,这是一道令人向往的风景。
4.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生成性人工智能取得的艺术实践类成果。(4分)
5.请梳理⑦⑧两段的论证思路。(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边关石头也相思
王静
2012年,我去新疆白哈巴“西北第一哨”采访。
哨所耸立在蓝天下,面向山巅,背靠界河,距离河对面的哈萨克斯坦只有几百米之遥。
哨卡上执勤的战士大概从望远镜中看到我们的镜头在聚焦他,自然地挺胸抬头。镜头里,丝絮般的云彩在他身上飘拂,一只矫健的雄鹰在他头顶盘旋,多么难得的画面!我立刻按下快门。想起多年前一位战友写下的诗:“健似雄鹰劲如松,永为祖国站好岗。”此刻,哨位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