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30字。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期中调研语文试卷2023.11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小语在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时,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任务。(6分)
(1)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下列表述错误的两项是(3分) 【▲ 】【▲ 】
A.《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红军北上抗日。
C.《红星照耀中国》中除了写众多的共产党领袖,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还花大量笔墨写了一些国民党的优秀将领。
D.《红星照耀中国》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地的社 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
E. 周恩来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曾作为学生领袖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后在英、法、德各国学习,26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
(2)小语拟将书中的选段摘抄到班级板报的“英雄故事”专栏中,请为故事加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1分)
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挑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进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着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射了进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3)小语检索了《红星照耀中国》中“无名英雄”的信息,并用表格进行了梳理。
年龄 人物 参军原因
12岁 “山西娃娃”(被卖做学徒) 红军替穷人打仗,红军是抗日的。
15岁 号手(穷人家的孩子) 红军把我送到学校读书,我吃得很饱,我家分到了地。
54岁 李姓老头(小买卖生意人) 在洪洞没法做买卖(苛捐杂税太多).
你看了之后,发现利用表格梳理文章内容清晰有序,可以清楚地发现“无名英雄”年龄、身份、参军原因虽不同,却又有一定的共性。请你从人物参军原因的角度,找出他们的共性,并写下一条阅读收获。(2分)
2.下列关于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情感表达微妙而又复杂,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也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还有一种豁达情态。
B. 鲁迅的《藤野先生》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作者思想情感变化为暗线,详写了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两个事例,略写了关心实习、了解裹脚两个事例,体现了藤野先生的崇高精神,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C.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物传记《列夫??托尔斯泰》,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抓住人物典型的特征,为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的深邃的精神世界。
D.新闻体裁多样,有消息,比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有通讯,比如《“飞天”凌空》:有新闻特写,比如《一着惊海天》;有新闻评论,比如《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3.下面是漫画《幸福》和《高跷》,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2分)
我选择的漫画是《》
主题:
4.阅读关于“网络语言”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材料一:一些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人民的日常生活。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很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日前,《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引起社会关注,该报告显示,诸多不雅词汇纷纷“登堂入室”,成了当下网民公开使用的热词。
(摘自互联网)
材料三:中国移动公司法务经理张虹:尊重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意放纵。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的,但也是公共场合,网民应当自觉遵守公德。目前,我国管理互联网的法律尚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