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330字。

  3.1《蜀道难》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情景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通过摹写行人艰难行走的情态,侧面表现蜀道的艰险。
  (3)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艰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没有李白
  王晓磊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似乎并不会受很大的影响,对吗?不过是一千多年前的一个文学家而已,多一个少一个无关紧要,和我们普通人的柴米油盐没有什么关系。
  的确,没了李白,屈原将少了传人,“饮中八仙”会少了一仙,后世的孩子会少几首启蒙的诗歌,似乎不过如此。
  《全唐诗》大概会变薄一点,但也程度有限,不过是四十至五十分之一。名义上,李白是“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诗),但真要从数量上算,他的诗集从规模上说,远远没有半个盛唐这么多。在九百卷《全唐诗》里,李白占据了卷一百六十一至卷一百八十五的篇幅。少了他,也算不得特别伤筋动骨。
  没有了李白,中国诗歌的历史会有一点变动,古体诗会更早一点输给格律诗,甚至会提前半个世纪就让出江山。然而,我们普通人也不用关心这些。
  不过,我们倒可能会少一些网络用语。比如一度很热门的流行语“你咋不上天呢”,最先是谁说出来的?答案正是李白爷爷:“耐可乘流直上天。”
  李白还有没有创造其他的网络热语呢?有的。比如“深藏功与名”,出处是李白的《侠客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如果没有李白的这首诗,香港的金庸也不会写出武侠小说《侠客行》来。非但《侠客行》写不出来,《倚天屠龙记》多半也悬。灭绝师太的这把“倚天剑”,是古人宋玉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说李白和“普通人的柴米油盐没有什么关系”,最后又说其“已经化成了一种文化基因”,看似矛盾,实则逐步展现李白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B.李白的诗集“从规模上说,远远没有半个盛唐这么多”,因而可看出作者对“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评价持否定态度。
  C.如果没有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黄安就一定不会写出传唱至今的歌曲《新鸳鸯蝴蝶梦》。
  D.用李白的诗检验一个人是不是华人,足以看出李白融入了本民族的血脉,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3.对文本相关艺术手法及效果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始终围绕“如果没有李白”行文,对看似零碎的片段进行贯线穿珠,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B.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跨越时空限制,使文章内容丰富,带给读者更多的艺术享受。
  C.文章以“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的设问开篇,能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D.文章多次运用排比手法,诸如“没有了……未必会……”“有……才有……”,使内容更加集中丰富,增强了表达效果。
  4.作为伟大的诗人,李白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如果没有李白,会有哪些影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5.马伯庸评价王晓磊的文章“轻而不浮,肥而不腻”,即幽默而不失严谨,丰富而不失限度。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汶马高速上的年轻人
  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是四川连接西藏、青海、新疆的一条重要的交通大动脉。去公路建设工地采访,第一站是鹧鸪山隧道。
  鹧鸪山,四川进藏的第一座大山,地处断层破碎带,地质条件异常复杂,世界上高海拔地带筑路、架桥、修隧道所面临的棘手难题,几乎都集中在这里。因而,公路建设者付出的艰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