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20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2月份学情诊断语文试题
2023.1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的大脑非常奇妙。通常,大脑包括1000亿个脑细胞,每个脑细胞都同其他10000个脑细胞相互联系。这些细胞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精密的网络,在这个网络里有1000万亿个连接,正是这个网络控制着我们的言语、饮食、呼吸和行动。
虽然大脑非常复杂,但其大致外形却很简单也很对称。但奇怪的是,直到最近科研机构还认为,大脑的两半部分虽然是分开的,但却是主次有别的。他们认为,大脑左半球居于主要地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而右半球只是辅助性的,居于从属地位,有人甚至认为它是人类发展早期的遗留物。左脑是理性的,擅长逻辑思考和分析,符合我们对大脑的一切预期。而右脑是无语言能力的,擅长非线性思考和直觉判断,是一个已经退化的人类器官。
20世纪50年代,美国神经学家罗杰•斯佩里发现我们的大脑的确分为左右两半,但他指出:“对于所谓的从属或次要的右脑,之前我们认为它没有语言和书写能力、反应迟钝,有些权威人士甚至还认为它没有意识,然而实际上当大脑在从事某些智力活动时,右脑更胜一筹。”也就是说,右脑并非不如左脑,它只是不同于左脑。斯佩里写道:“大脑似乎具备两种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是相互独立的,分属左脑和右脑。”左脑负责顺序推理,擅长分析和文字处理;而右脑负责整体推理、模式识别以及领会各种情绪和非语言类表达。
大脑的左右半球并不像开关那样运作,一边接通后,另一边就会断开。事实上,几乎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大脑的两个半球都会发挥作用。此外,神经科学家一致认为,在指引我们的行为、认识和理解世界以及对外部事件作出反应方面,大脑两个半球的作用截然不同。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指引着我们的个人生活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
不知为什么,人类似乎很自然地倾向于以对立的方式来看待生活。如东方对西万、火星对金星、理性对感性以及左对右。但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一定要做出取舍;如果非要如此,则会很危险。比如,只有逻辑能力而没有情感,人就会变得冷漠;而空有情感却缺乏逻辑,人就会十分伤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这样一个世界里,钟表永远不准,公车也总是晚点。说到底,阴总是需要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脑外形简单、结构复杂,有观点认为大脑的左半球居于主要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右半球只是辅助。
B. 左右脑各有擅长的领域,左脑擅长顺序推理,右脑擅长整体推理,它们都有可能发挥作用,无优劣之分。
C. 人们若孤立地看待问题,就会变得冷漠或伤感。把左右脑结合在一起,才能拥有更强大 思考能力。
D. 右脑并不擅长处理像ABCDE这样的序列事件,它的独特能力在于可以领会隐藏的情绪与言外之意。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罗杰•斯佩里的观点颠覆了传统的“左脑思维”说,他认为左右脑思维相互独立,其中模式识别由右脑负责。
B. “阴总是需要阳”告诉我们,建立高效、公平的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需要我们同时拥有左、右脑思维。
C. 二元思维对人们产生重大影响,信息时代,以电脑程序员为典型代表的左脑思维广受欢迎,右脑思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D. 从最后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敏锐地察觉到人类社会将步入“右脑时代”,未来也需要更多的“右脑”人才。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章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
A. 早在“医药之父”希波克拉底时期,医师们就认为,与心脏同处一侧的左脑是居于主要地位的半脑。
B. 中国古代读书和写作都是从右向左的,与国际接轨后改为了从左向右,巩固了左脑思维的支配地位。
C. 一台电脑的运算能力远高于地球上最敏捷的左脑,但它识别人脸的速度和准确率也比不上一个幼童。
D. 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是一项高水平、高标准、高规格的赛事,主要涉及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五大学科。
4. 这篇文本的论证深入浅出,请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5. 下列文字提到了日益兴起的AI绘画技术。请结合文章和以下文段,分析我们应如何看待该技术?
科技进步改变着行业的发展走向,AI绘画日益兴起,AI绘画是指以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为基础,利用算法、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作或辅助绘画的绘画形式。AI绘画宣告机器向着人类艺术创造的顶峰再下一城,似乎拿捏住了人类引以为傲的审美,但远远无法取代传统画师进行绘画艺术和思想的表达。人类如何平衡AI技术崛起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仍值得不断思考。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菜
白金科
徒弟是半道上捡的。木匠在早起上工的路上,碰见了这个十三四岁的孩子。①孩子衣衫褴褛,正站在雪地里瑟瑟发抖,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木匠停下来细问,敢情这孩子是无家可归的。木匠于心不忍,说:“跟着我吧,做我徒弟。”孩子“扑通”跪在雪地里,磕了个头,就跟他来了。
木匠是这一带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木匠,木匠的活儿做得扎实精致,木匠尤其善雕刻,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