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20字。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12分)
1.(3分)下面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苍劲(jìng) 骤然(zhòu) 驰骋(chěng) 戛然而止(jiá)
B.缅怀(miǎn) 拙劣(zhuó) 彷徨(páng) 分崩离析(bēng)
C.砂砾(lì) 山麓(lù) 沟壑(hè) 销声匿迹(nì)
D.斡旋(wò) 寒噤(jìn) 潺潺(chán) 目眩神迷(xuàn)
2.(3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浮燥 燎原 震耳欲聋 草长莺飞
B.追溯 权威 如法炮制 不记其数
C.狡辩 演绎 和颜悦色 纷至踏来
D.缄默 枯燥 强词夺理 袖手旁观
3.(3分)下面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他首当其冲,报名参加了“垃圾分类小分队”。
B.我的看法只是井蛙之见,肤浅得很,说出来怕贻笑大方。
C.妈妈说青少年不要迷信权威,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D.小李一直想买一套心仪的集邮册,这次逛街终于买到了,真是妙手偶得啊!
4.(3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晕车的原因是人在乘车的时候感知和预测出现了偏差造成的。
B.有没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集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
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随时发现并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D.为了提高大家的阅读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9分)阅读回答问题。
甲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与民由之 由:遵从
B.富贵不能淫 淫:荒淫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选拔、任用
D.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不顺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一怒而诸侯惧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独行其道 饿其体肤
D.居天下之广居 行天下之大道
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乙两文都有排比句。甲文中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等,乙文开头就运用了大量排比句。
B.甲、乙两文都有自己的写作特色。甲文运用反问、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乙文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甲文运用了类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乙文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写法。甲文用“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进行对比,乙文用“生于忧患”与“死于安乐”进行对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