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40字。
4.1《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的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
A.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B.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C.《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一文以事写人,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袁隆平作为一位科学家的精神品格。
D.最终,钟扬带着学生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
2.下列选项中,有关新闻知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传记式、特写式、群像式。《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属于传记式人物通讯。
B.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真实性是消息最基本的特征。
C.新闻是一种叙事性文体,常具有六个基本要素,即谁、何时、何地、何事、为何以及结果如何等。
D.人物新闻也应强调客观事实,但在新闻客观性的基础上往往还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新闻的倾向性贵在适度。适度的倾向性既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也符合报道者的身份与立场。
3.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B.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C.“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为主,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B.《喜看稻菽千重浪》属于新闻通讯,因为新闻重在及时、真实地反映事实,所以不能运用描写的手法,更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应该让观点隐含在事实中。
C.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流寓夔州所作。
D.雪莱,英国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二、填空题
5.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1)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yìbùyìqū ,不敢越雷池一步。《喜看稻菽千重浪》
(2)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yōng róng 、活力涌流的企业。《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3)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yù tiē 而微苦的味道。《我与地坛》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袁隆平高中毕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